香港3月1日報章社評:口罩是戰略物資 抗疫功成未到身退時分享到:
香港新聞網3月1日電 實施959天的口罩令今天撤銷,標誌香港所有社交距離措施結束,真正全面復常,市民捱過3年多的艱苦抗疫歲月,終於可以隨心所欲“面露歡顏”。香港多份報章3月1日針對口罩令發表評論。 《明報》發表社評:口罩令撤銷重現歡顏 良好衛生習慣莫淡忘 回首疫下口罩歲月,令人百感交集,由初期“一罩難求”恐慌搶購,到後來人人天天佩戴,成為生活日常,現在口罩令告一段落,市民或多或少都要重新適應;這幾年幼兒與老弱因有口罩保護,很少接觸常見的呼吸道病毒,除下口罩後,染病機會增加,病情亦可能比較嚴重,需要提高警覺,對於擔心健康而選擇繼續戴口罩的人,旁人應以平常心看待,不應投以歧視眼光。新冠疫情令公眾衛生意識顯著提高,即使後疫情時代來臨,一些好的衛生習慣,應該堅持下去,相關的宣傳教育工作,不應倏然而終。 解除口罩令消息傳出後,不少口罩專賣店均對存貨進行割價傾銷,因明白到市民不用強制佩戴口罩,今後對口罩需求大減,令口罩製造商可能因生意大減而被逼轉型或結業。 《星島日報》發表社評:口罩是戰略物資 抗疫功成未到身退時 港府不能以疫情即將終結為由,認為口罩廠已完成其歷史使命而默許其離場,更應趁機檢視如何設法讓其有效地繼續存活下去。當局應對現有優質“香港製造”口罩廠繼續進行扶持,若其能提供具成本效益、高質量口罩,公院在採購時應予以優先考慮,讓其有穩定定單營運,而口罩廠亦應著力開發其他醫療級產品,並取得歐盟和美國認證,開拓更廣泛的海外市場。港府同時應將口罩的重要性,等同食米般列為儲備物資,應效法現時規定食米時刻須貯存足夠15天的食用量,要求廠商須儲備足夠港人使用至少一個月的口罩存貨。儘管口罩和食米有最佳使用期,其實要處理並非難事,當公院要補充貨源,可先從儲備中騰出庫存,然後再將新貨補充儲備,確保其保質期。 《大公報》發表社評:除口罩全面復常拚經濟全力以赴 從今日起,香港室內戶外不再強制戴口罩,市民露出的笑容充分展現對特區政府撤銷口罩令的由衷支持。遊客會重來,商務活動會再次活躍,備受疫情摧殘的香港經濟勢將“活起來、動起來、熱起來。”香港終於全面復常。時不我待,不進則退,社會各界要抓住大好機遇,把失去的時光搶回來,積極對接內地高質量發展,以加速共建大灣區為契機,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完) 【編輯:張明臻】
|
視頻更 多
一塊錢竟也能買到日用品?記者深入香港“淘多多”尋其“生存秘訣”
【你不知道的香港】麒麟開光 造福四方!隱藏在香港村落中的“客家麒麟”
想看大熊貓去海洋公園 想感受大熊貓氣氛去香港南區!
歷屆最多!中國香港派出74名運動員出戰哈爾濱亞冬會
“熊貓列車”本周六首航!高鐵限定款“熊貓皮膚”到底長啥樣?
詩仙翩然而至 舞劇《李白》震撼香港觀眾
8000位跑手港珠澳大橋跑馬拉松 郭晶晶江旻憓驚喜現身!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