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擬禁日本10個都縣水產進口,一文看清它們主要水產!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8月23日電 因應日本福島核污水排放計劃,基於預先防範的原則,8月24日起香港將禁止源自東京、福島、千葉、栃木、茨城、群馬、宮城、新潟、長野和埼玉10個都縣的水產品進口。10個都縣分別盛產哪種水產? 據悉,千葉、宮城、新潟地理位置均靠海,盛產海鮮;群馬、長野、埼玉等則處於內陸地區。香港食物及環境衞生諮詢委員會主席梁美儀早前解釋,當地近海縣市鮮魚會運至內陸縣市加工,因此管制安排合理。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都縣 主要水產 千葉 鯛魚、龍蝦、真鰯等 埼玉 (內陸地區) 宮城 生蠔、北寄貝、鰹魚等 新潟 三文魚、金槍魚、魷魚、鰤魚等 東京 鰹魚等(為主要轉口港,10都縣以外出產水產經東京轉口不受影響) 栃木 河魚如香魚等(內陸地區) 福島 鰹魚、真鰯等 群馬 淡水魚如虹鱒等(內陸地區) 茨城 鮟鱇魚等 長野 (內陸地區) 至於10個都縣的水產品,何時有機會再進口香港,特區政府表示會持續監察,視乎輻射水平,以及日本排放的處理方法能否增強香港對日本食品的信心,才會考慮再作調整。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梁美儀今早(23日)在電台節目表示,香港在食安方面把關好,港人毋須過份擔心,但提醒市民要注意均衡飲食,並應減少進食高風險水產,包括藍鰭吞拿等大魚、蚌類等貝類產品及比目魚等。 梁美儀解釋,藍鰭吞拿等大型魚類處在食物鏈上層,會吸入不同污染物,可能對人體有害,“淺嚐就好”。此外,核污染物易沉積在泥土,因此在海洋底層附近生活的底棲性魚類,如比目魚,以及貝類產品,如蚌等要減少食用量。 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2022年香港從日本進口逾116億元(港幣,下同)的農林水產,是進口貨值第2高的地區,僅次於內地。當中水產貨值高達42億元。去年由日本進口的10大農林水產排名(按貨值計)中,屬水產類的珍珠名列榜首,進口貨值達9.7億元,加工扇貝(5.3億元)、加工海參(4.8億元)分列第3及第4名,非加工扇貝排名第8。(完) 【編輯:刘春】
|
視頻更 多
電影人任達華:繼續熱血,繼續拍戲
專訪蔡若蓮局長:在AI教育方面香港其實走得很前很快
專訪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擬推出多項活動提高學生國安意識
"台積電"砸1000億投資美國恐變"美積電" 國台辦:民進黨“賣台”無底線
(2025中國兩會)來看看代表委員們的“兩會”社交圈
國台辦發言人答中通社記者問:一個偉大的國家 值得台灣同胞作為一份子並為之榮耀
(2025中國兩會)頻被外媒點贊的中國高校教育 做對了哪幾步?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