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對南海局勢有何影響?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9月6日電題(黎金良) 當地時間9月6日,東盟秘書處發表第43屆東盟峰會主席聲明,確認菲律賓將取代緬甸擔任2026年東盟輪值主席國。 菲律賓總統馬斯科。資料圖片 緬甸原本將會在2026年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在東盟正式公佈前,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已率先表示,菲方準備好接替緬甸的職務,但未有解釋原因。 近來中菲關係因為在南海的爭端而陷入低穀,菲律賓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對南海局勢又會帶來什麼影響? 資料顯示,東盟輪值主席國有權設置議程,主席國過去曾刪掉一些議程,尤其是南海問題。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菲律賓研究中心主任代帆6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訪問時認為,菲律賓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肯定可以更方便利用自身的主席國身份,在東盟內部推動和南海相關的議題。 但代帆指出,由於東盟必須發出對外一致的聲音,所以菲律賓必須考慮東盟的整體意見,不能隨心所欲利用東盟身份對外炒作南海議題。所以,菲律賓可能更多時候還是會以自身的單個國家的身份,來推動或配合美國炒作南海相關的議題。 對於菲律賓取代緬甸擔任2026年東盟輪值主席國,代帆相信東盟主要是考慮到緬甸政局和內部的問題,若由緬甸主持峰會,可能會傷害到東盟的國際形象。 代帆表示,長期以來,東盟國家對緬甸在處理內部問題上是非常不滿的,但東盟奉行不幹涉他國內政原則,所以在處理這種內部糾紛上比較“含蓄”。由菲律賓取代緬甸主持2026年東盟峰會,也代表了東盟國家對緬甸的一些不滿。 《東盟憲章》規定,東盟輪值主席國每年輪換一次,按照成員國英文名稱的字母順序排列。按照排列,2026年原定由緬甸擔任輪值主席國,緬甸棄任,則由菲律賓取代。 翻查資料,緬甸1997年加入東盟,至今已達26年,此前也曾因內政問題迫於西方國家和東盟壓力而棄任2006年東盟輪值主席國。(完) 【編輯:王軼南】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