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測AI協助測胃癌 同類腸鏡升腫瘤檢測率40%分享到:
香港新聞網10月21日電 香港中大醫學院成為全球首個在胃鏡檢查加入人工智慧輔助的測試基地,團隊指技術能有效快速偵察病變位置及範圍,提升胃癌檢測準確性。 港中大網站圖片 胃癌是香港第六大常見癌症。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2021年本港有超過1300宗胃癌新症,逾600宗死亡,發病死亡率高近五成。 中大醫學院長趙偉仁引述研究指全球胃癌約有6%漏診風險,早期胃癌更難覺察。趙解釋,胃癌瘜肉比一般蘑菇形的瘜肉扁平和細小,亦無明顯顏色變化,加上內窺鏡的視野不清晰,醫生未必能檢查清楚,而醫院人手不足,每名醫生診斷大量個案,容易因疲勞而漏診。 趙偉仁續稱,倘能在早期識別胃癌,其5年存活率高達97%,同時能避免“開大刀做手術”,使用胃癌內鏡便能切除瘜肉。 中大醫學院早在2021年引入人工智慧系統輔助大腸鏡檢查,證實提升腺瘤檢測率高達四成。今年再與日本創科公司合作,應用在胃鏡系統,成為全球首個測試基地。院方表示,系統可以實時鎖定病變位置及範圍,提升早期腫瘤檢測率。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助理教授葉瀚智:“如果我想訓練一個醫生由不懂得看早期胃癌,變到懂得看早期胃癌,可能需要數年時間。但是如果我有一個日本專家的眼睛在我背後看著,是否已經可以即時有個大分別,令病人接受胃鏡時,無論時甚麼程度訓練的醫生,都可以幫忙找到早期胃癌。” 胃部結構有不少皺摺,這套人工智慧系統可以快速識別所有可疑病變位置,醫生表示病人做胃鏡的時間可能長了,但就可以確保不會看漏眼。 院長趙偉仁表示,每個醫生對胃鏡影像的清晰度及位置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這項技術可以統一影像的質量並培訓醫生。 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我們不是擔心誤判這個問題,而是擔心漏診,寧濫莫缺,就是希望將所有癌前病變或早期細胞變異或增生情況都囊括在診斷中,希望減低漏診的比率。” 團隊表示,會在未來三至六個月開展大型研究,篩選合適病人參與試驗計劃,期望未來可盡快,廣泛地在本港應用技術。(據香港明報、Now新聞等)(完) 【編輯:王少喆】
|
視頻更 多
2025蛇年十二生肖運程如何?四句箴言助你了解吉凶
生病後不想在醫院排長隊?這項新業務終於來港!
啟德體育園舉辦慈善演唱會測試效果 觀眾超滿意:原來香港可以有這樣好的舞台效果!
【通講壇】尹錫悅被捕,他將面對什麼?
直擊2025年春運首日的香港高鐵站:內地生排隊近一小時購回鄉車票
一塊錢竟也能買到日用品?記者深入香港“淘多多”尋其“生存秘訣”
【你不知道的香港】麒麟開光 造福四方!隱藏在香港村落中的“客家麒麟”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