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來港投資增 香港股市有望回到應有位置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3月25日電 米爾肯研究院全球投資者研討會昨日(24日)在香港召開,多位投資者表示,外國投資者來香港投資增多了,香港股市有望回到應有位置。同時,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無縫連接,大幅提升了商業效率。 米爾肯研究院是美國知名經濟智庫,這是其第二次在香港舉行投資峰會。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蔡崇信名下家族辦公室藍池資本的首席執行官Oliver Weisberg在研討會上表示,他看到越來越多的外國投資者來香港投資,包括對沖基金和做多基金經理,認為香港股市有望回到應有位置;威靈頓投資管理高級董事總經理Janet Perumal也說,在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重新激起投資者的興趣之後,中國股票今年有“絕對的空間”繼續上漲。 今年初以來,中國股票,尤其是香港股市,已經明顯反彈。1月,港股每日成交金額有3次突破4000億元。一方面,中方積極採取支持措施,鼓舞了投資者對於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另一方面,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戰略給全球經濟帶來風險,令全球投資者將投資目的地從美國轉向了非美地區。 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早前亦說,因應內地人工智能突破,令海外投資者注意到此新機遇,並透過香港這個平台進行投資、探索,4000多億元交易額中,大部分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者。 Weisberg也在研討會中強調香港的稅制競爭力等。他稱,香港沒有資本利得稅、遺產稅及銷售稅,是家族辦公室和私募基金的理想落腳點。亦有成熟的法律體系與頂尖人才庫,吸引跨國企業設立亞洲總部。同時,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無縫連接,大幅提升商業效率。他讚嘆稱,從香港中環到深圳僅需20分鐘高鐵,跨區域合作變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至於西方傳媒對香港的負面報道,Weisberg亦指是“誤解大於現實”。例如外媒渲染的“香港人才外流”一說,他以親身經歷反駁指,許多在疫情期間遷往新加坡的專業人士已陸續回流,香港的優質生活環境、國際化教育,以及醫療資源仍具不可替代性。(完) 【編輯:劉春】
|
視頻更 多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