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

-
【來論】高松傑:深中通道開通在即 香港明星網絡名人向世界講好中山故事
深中通道全線計劃在2024年建成通車,通車後由深圳到中山只需30分鐘可直達,極大地便利了珠江口東西岸的交流,也徹底改變粵西地區民眾來往深圳必經虎門大橋的歷史,更加大大減輕虎門大橋長期擁堵的交通壓力。
06-24
-
【來論】吳志斌:依法懲“獨” 依法治國祖國統一勢在必然
解決台灣問題與香港回歸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的歷史問題和經驗有着異曲同工之關聯和對照,但這兩個問題都是中國的內政問題。《意見》的出台完全可以視為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重要方略的一個里程碑,更是在具體法律層面吹響了統一的號角...
06-24
-
【來論】楊莉珊:放暑假啦!青年交流團如何做得更好?
來到6月底,香港大中小學都陸續完成上一學年的教學,準備迎接7月份的悠長暑假,無論是內地或是海外交流團,都成為近幾年香港學生在暑假的熱門選擇之一,但如何做得更好,是一個值得不斷思考的問題。香港優質師友網絡(QMN)的“...
06-21
-
【來論】孫偉勇:黃埔百年薪火賡續 中山精神歷久彌新
一百年,風雲變幻,歲月崢嶸。1924年6月16日,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創辦的黃埔軍校在廣州黃埔島舉行開學典禮。此後,從黃埔掀起的革命怒潮迅速席捲全國,“一代黃埔人,半部近代史”。
06-21
-
【來論】林德成:“民生為大”是社區關愛隊履行服務的宗旨
筆者近日看到一篇“社區命運共同體”的文章,回想習近平總書記今年4月在重慶考察期間發表的重要講話。講話中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這個重要論述,深刻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
06-20
-
【來論】屠海鳴:李強訪問新澳馬,三大亮點可關注
6月13日至20日, 應新西蘭總理拉克森、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和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邀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對上述三國進行正式訪問。當筆者撰寫本文時,李強總理正在馬來西亞訪問。
06-20
-
【來論】高松傑:“機遇香港”活動 共同見證香港由治及與的成果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從2018年10.8萬億元,到2023年突破14萬億元,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1/9的經濟總量,高質量發展潛力和動能不斷釋放,充分展現出“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勃勃生機。
06-19
-
【來論】高松傑:“機遇澳門”活動 過百媒體見證“一國兩制”成功實踐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開發布5周年。為全面深入報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成就,6月11日,“機遇灣區”“機遇香港”“機遇澳門”主題採訪活動在廣州啟動。
06-19
-
【來論】羅卓堅:發揮港澳在我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的作用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正邁向多極化,因財富分配不均逆全球化正在加速,國際貿易的保護主義抬頭,香港需要深刻檢討及總結經驗,重新認識及發現“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在新征程上成為國家探索社會主義市場機制改革的路...
06-19
-
【來論】屠海鳴:羅奇“玩完論”後又炮製“絕望論”的荒謬之處
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現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羅奇(Stephen Roach)近日來港後,6月13日在媒體上發表題為《近乎絕望的無奈》的一文,除了繼續堅持他今年2月拋出的香港“玩完論”之外,又拋出“絕望論”;這篇文章...
06-19
-
【來論】吳志隆:該換副“眼鏡”了,從羅奇又抹黑香港說起
羅奇(Stephen Roach)先生該換副眼鏡了,因為總用有色眼鏡來看中國和香港特區,看不到客觀的真相!當朋友跟我分享這位資深亞洲投資者的最新言論,我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建議這位老先生換個沒有偏見的眼鏡,因為偏見比老花...
06-18
-
【來論】屠海鳴:這一年,香港司局長的“有為”成色如何?
再過兩個星期,第六屆特區政府履職就要滿兩年了。去年這個時候,筆者曾在媒體撰文《履職一年,為特區司局長們打打分》。轉眼之間,又是一年,香港司局長的履職成色如何呢?
06-18
-
【來論】陳曉津:大灣區新業態新機遇湧現 助力港青逐夢創出新天地
香港特區政府於今年初公布了“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企業提供職位,聘請香港的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促進他們的事業發展及大灣區內的人才交流。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