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曾經抹黑香港禁蒙面法 紐約州這次卻考慮重推

分享到:
2024-06-14 21:3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6月14日電  2019年“黑暴”期間,香港通過《禁止蒙面規例》,卻遭到美西方政客的抹黑。如今,隨著美國紐約州反猶太主義活動增加,美國也考慮對紐約市地鐵實施部分蒙面禁令。

自本輪巴以衝突爆發後,由於加沙人道主義危機,抗議活動在美國各地蔓延,反猶情緒逐漸升溫。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為止,警方記錄了173起反猶仇恨犯罪,明顯多過去年同期的101起。

資料圖片 圖源:新華社

在此情況下,紐約州長霍楚13日表示,正在考慮恢復紐約州因新冠疫情而廢除的反蒙面法。

據悉,紐約在200多年前因應示威活動通過“反蒙面法”。在紐約州和明尼蘇達州,民眾在公眾場所聚集時不得喬裝或蒙面,違例者可被判處的最高刑罰為監禁15天及或罰款不超過250美元。但若是因健康問題、文化活動或宗教原因就可獲豁免。但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期間暫緩,當局甚至曾一度強制市民在地鐵戴口罩。

“是時候重新調整了,這里顯然有問題。”霍楚在州議會大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她已經開始和市長亞當斯和州議員討論如何嚴厲打擊戴面罩的行為,以及如何制定健康和宗教豁免規定。霍楚指出,希望看到某種形式的面罩限制,這將有助於阻止公共交通上的犯罪活動。

美國政客和網友態度

這一想法受到政客的支持,支持者普遍認為,讓抗議者露面將有助於打擊暴力。

紐約市長亞當斯也與霍楚持有同樣的態度。他稱,在抗議活動中你不應該戴面罩,只有懦夫才隱藏他們的臉。

紐約州議員賴利也對此表示支持,他說,面罩被想要製造混亂的人當成工具,如果他們真是為了和平集會,就沒有理由蒙住臉。

網絡截圖

部分網友也持有相同的看法。有網友說,一般來說,戴面罩不應被定為非法,但在抗議活動中戴面罩應該是非法的。

網絡截圖

但也有網友表示質疑,認為在紐約新冠疫情回升的情況下,將影響健康。

美國雙重標準

然而,類似的情況曾在香港上演,當時美國卻有不同的態度。

2019年香港“黑暴”期間,示威者行為愈趨激烈,包括投擲汽油彈,向持政見不同市民動用“私刑”, 暴力事件升溫,令整體社會秩序正處於極為危險的邊緣。

在此情況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10月通過《禁止蒙面規例》,依據該規例,任何人在公眾遊行集會中不得使用蒙面物品阻止警方辨認身份,違犯者即屬犯罪。

《禁止蒙面規例》受到香港多個組織和團體的堅決支持,他們普遍認為,持續發生的暴力事件,已超過法治社會的界限,嚴重破壞社會安寧,而有關法律有助於打擊和遏制暴力犯罪。他們普遍希望法例能減少暴力衝擊行為、緩解社會矛盾。

實際上,美國、加拿大、法國等國家都在執行反蒙面法。相較而言,香港的反蒙面法較為溫和。但香港通過相關法規後,美西方卻不斷抹黑香港,試圖為暴力示威者“撐腰”。

美國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當時聲稱,這只會加劇對言論自由的擔憂。“末代港督”彭定康也妄稱制訂《禁止蒙面規例》是“瘋狂之舉”,冀英美兩國“積極發聲”。

美西方言論完全罔顧主流民意,完全漠視香港市民生命安全。而此時,對於外界擔心在抗議活動中禁止戴口罩問題可能會導致言論自由的複雜性,紐約州長霍楚卻聲稱,抗議者的犯罪和威脅行為是“不同的情況”。

各國反蒙面法情況

法國的《禁蒙面法》早於2011年就已生效,除特定情況外,禁止在公眾場所用面紗等蒙面,違法者可處一年監禁。而後又因“黃背心”示威,2019年,法國再次“加辣”《禁蒙面法》,違者可判刑一年並罰款1.5萬歐元。

德國由1985年起根據集會法,在示威等公眾場合禁止佩戴妨礙身份識別的飾物,違者可被判處一年監禁。

加拿大被視為全球禁止蒙面示威最嚴厲的國家,在經歷幾次高調的示威後,加拿大議會2013年6月通過法案,禁止在騷亂及其他違法集會中戴面具。倘若被告被裁定暴動罪成,而其在參與暴動時蒙面,並無任何合理辯解,最高可處10年監禁。

另外,比利時、丹麥、意大利、挪威、西班牙、瑞典等國家也有相關法律規定。(完)

【編輯:李明珠】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菲律賓“鬧海”戲碼不斷 是要試探中國海警新規底線?
香港理大校長滕錦光:讓科研能夠在現實的生活中應用
香港理大校長滕錦光:要“搶”人才 也要有舞台
聽澳門特首賀一誠談談什麼是“澳門的底氣”
從“坐一天”到“睡一覺”,香港新開通的“夕發朝至”動臥列車體驗如何?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 “機遇灣區”生機勃勃
港澳一家親!澳門特首:香港永遠是澳門的老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