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來論

【來論】孫偉勇:黃埔百年薪火賡續 中山精神歷久彌新

分享到:
2024-06-21 11:40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一百年,風雲變幻,歲月崢嶸。1924年6月16日,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創辦的黃埔軍校在廣州黃埔島舉行開學典禮。此後,從黃埔掀起的革命怒潮迅速席捲全國,“一代黃埔人,半部近代史”。

百年後,在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暨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40周年之際,全國各地陸續舉辦紀念活動。筆者近日從香港北上京城,再南下廣州,有幸獲邀參加一系列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活動,從“孫中山與黃埔軍校”到“中山精神,黃埔百年”主題交流活動,深感當下雖臺海局勢風高浪急,但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勢不可擋。

香港,是中山先生求學和孕育革命思想的地方,也是黃埔後人貢獻奮鬥之地。作為孫中山先生玄侄孫、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筆者看來,應進一步在香港宣傳黃埔歷史,弘揚中山精神,堅定反“獨”促統,賡續“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彙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黃埔溯源 使命擔當:鑄就中國近代軍事搖籃

100年前,中國處在民族危於旦夕的時期,軍閥割據一方,連年混戰,當時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革命勢力只處於南方一隅。為統一中國,完成北伐大業,中山先生決定實行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挽救中國危亡,開始籌建黃埔軍校。

從創立興中會、同盟會到領導辛亥革命,在中華大地上建立起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從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到“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中山先生為了實現革命理想,與時俱進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鬥爭方略,而創立黃埔軍校正是他革命事業的一項重大決策。

黃埔軍校,全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成立於1924年,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軍事學校,也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這個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軍事學府,孕育了無數英才。如葉劍英、聶榮臻、徐向前等以及大將陳賡、許光達等一代將領都曾在黃埔軍校學習。黃埔師生在東征,北伐,抗日戰場上,反對封建軍閥和帝國主義,抗擊日本侵略者,為新中國的建立和建設,作出巨大貢獻,立下豐功偉績,“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傳承至今。

如今,成立於1984年的黃埔軍校同學會肩負聯繫海內外黃埔同學及其親屬的使命,成立以來始終秉持“發揚黃埔精神,聯絡同學感情,促進祖國統一,致力振興中華”的宗旨,服務黨和國家發展大局,為擴大兩岸交流合作、反對“台獨”分裂、推進祖國統一作出了積極貢獻。

黃埔薪火 香港傳承:兩地共築歷史榮光

香港是孫中山先生學習和成長的地方,也與眾多黃埔人有著深厚的淵源,在香港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歷史意義重大。

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精神對香港有深遠影響。早年,香港中西合璧的學習環境為中山先生學習瞭解西方先進思想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令他深受革命思想的薰陶。在1895年成立興中會總會到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期間,中山先生直接策劃的多次武裝起義中,有六次是以香港為基地秘密發動。期間,很多香港仁人志士都給予了大力支持,為傳播民主共和理念、推動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開中國進步閘門、帶動中國社會變革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行動在香港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和支持,這種愛國精神和報國之志也深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香港人。

不少黃埔軍校後代親友在香港組建聯誼會,長期致力於在香港宣傳、傳承黃埔精神。未來應當舉辦更多紀念活動,增強香港市民對黃埔軍校歷史的認識和瞭解。紀念黃埔精神、懷念中山先生,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和緬懷,對“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的傳承和弘揚,更體現了維護和捍衛祖國完整統一的堅強信念!

黃埔百年 中山精神:民族復興與祖國統一

賴清德6月16日於高雄黃埔軍校百年紀念活動現場的危險言論,對黃埔軍人毫無敬意、背離事實、顛倒黑白,依舊高調宣講“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再次暴露其“台獨”本質的醜惡嘴臉。可見,賴清德已成為危害臺灣安全的最大變數,這與他所謂的和平主張背道而馳!

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都不希望兵戎相向,尤其是中國人不該打中國人,都希望兩岸關係能和平穩定發展。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吾人以統一中國為職志。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幸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中山先生畢生矢志不渝追求國家統一,其胸懷、氣魄、眼光、學養以及愛國思想、革命精神、政治思想、鬥爭精神,在促進兩岸交流交往、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凝聚全球華僑華人精神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方面,具有重要啟示。

兩岸統一是必答題,民間交流在如今複雜嚴峻的局勢下尤為重要。在百年之際回望孫中山先生與黃埔軍校百年歷史風雲,要更深刻地認識到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的重要性,統則強、分必亂。中華民族、中華文明歷經滄桑、飽受磨難,卻生生不息、綿延不斷,關鍵在於中華民族始終有著國土不能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

回首崢嶸歲月、重溫黃埔軍校建校初心,香港更應借助區位優勢,向世界講好黃埔故事,傳承黃埔基因,賡續中山精神。筆者認為,要激勵全世界中華兒女以“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為旗幟,集合勇敢的有識正義之士負重前行,進一步促進兩岸交流與合作,堅定反“獨”促統,堅決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

黃埔百年薪火賡續,中山精神曆久彌新。黃埔軍校和中山精神是兩岸中國人的共同歷史記憶,亦當成為連接兩岸的精神橋樑。我們當和衷共濟、共同奮鬥,共襄祖國統一、民族復興偉業!

(本文作者為第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 孫偉勇)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黃璇】

視頻

更 多
李家超談上任兩周年:不斷提速提效,讓香港這艘船加速向前邁進
中通社專訪李家超:國安風險千變萬化,不能讓傷口再被挖開
巴黎奧運|港隊羽毛球奪四項奧運資格 小將冀衝擊金牌
從-3.7%到+3.3% 香港經濟正全速向前
巴黎奧運|相隔12年 港隊王嘉莉奪女子柔道參賽資格!
登上澳門最高建築 來自233米的高空VLOG!
曾志偉、譚詠麟也來打卡!香港明星足球隊試行深中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