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屠海鳴:習主席為何如此關心重視橫琴開發建設?“12.20”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慶典已過去11天,但輿論對此事的關注熱度仍在持續,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都把這一盛事評為2024年的國內10大新聞之一。在各種媒體的廣泛報道中,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橫琴開發建設的新聞格外引人注目。 12月19日上午,習主席走進橫琴,參觀“琴澳和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主題展”、考察了澳門新街坊、聽取粵澳共建中醫藥高端科技支撐平台的情況介紹。這是習主席此次澳門考察之行的18項活動中的重要一站。 習主席15年間已經第5次考察橫琴。前4次分別是:2009年1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來到澳門,帶來中央政府已決定同意開發橫琴的消息;2012年12月,習主席在中共十八大之後首次出京考察,再次來到橫琴;2014年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時,習主席考察橫琴;2018年10月,時值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習主席又一次考察橫琴。習主席此次在橫琴考察時感慨的說:“這一路走來啊,我是參與者、決策者、見證者。” 習主席親自籌劃、親自領導、親自推動橫琴開發建設,表明橫琴開發建設蘊含著多層深意。 支持澳門拓展新空間、建設新家園 習主席此次考察橫琴時再次談到“初心”。他說:“一定要牢記開發橫琴的初心就是為了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回歸前的澳門給人留下的主要印象有三。一是澳門很小,僅有21.45平方公里;二是澳門經濟結構單一,主要依靠博彩業;三是澳門治安不太好。 習主席2009年考察澳門時就指出:“必須走適度多元發展之路。”如今,澳門陸地面積為33.3平方公里,而一河之隔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面積106.46平方公里,是澳門陸地面積的三倍。由此可見,中央在支持澳門發展上登高望遠,寬視野謀劃、大手筆佈局,全力支持澳門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建設澳門居民新家園。 習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的講話中指出:“需要注意的是,中央決定開發橫琴,目的就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這個定位要把握好,不能發展一些與這個定位不一致的產業項目。” 這句話內涵豐富,其中有一層含義:決不能在橫琴“複製”博彩業!習主席在具有綱領性的重要講話中專門強調這個具體問題,更體現出習主席、中央政府對“澳門新空間、新家園”的高度重視。 用“三個標準”衡量開發成效 習主席此次考察橫琴,為橫琴合作區劃定了三個標準:第一,要看在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上,有沒有實實在在的舉措和成果;第二,要看在發揮“兩制”之利、推進兩地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上,有沒有創造新的制度性成果;第三,要看在以琴澳一體化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建設上,有沒有發揮先行先試的作用。 以上三個標準的要求很高,也很實在。首先,新產業要發展前景好、提供的就業崗位多,新環境要能留住人。習主席這次考察的中醫藥高端科技支撐平台,就屬於澳門“1+4”產業當中的“大健康產業”,澳門新街坊則是橫琴首個為澳門居民打造的綜合民生工程。習主席肯定這兩個項目的成效,是希望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其次,制度創新要有成果。“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課題,橫琴合作區要率先出成果。再次,“先行先試”要走在前面。推進“粵港澳市場一體化”是大文章,“琴澳一體化”要先破題。第一個標準是從推進澳門發展的角度提出的;第二、第三個標準是從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角度提出的。由於“三個標準”的要求很高,習主席一再強調:“要堅定落實規劃,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久久為功。”這是告訴大家,橫琴開發不要急,要想好到底怎麼開發,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步一步往前走,力求走穩走實,走出一條科學合理、可複製可借鑒的新路子。 打造粵澳深度合作的範本 習主席在講了橫琴開發的“三個標準”後,還講到:“廣東、珠海、澳門都是合作區建設的貢獻者和受益者,都要朝著這個目標共同努力。” 這表明,中央希望橫琴開發建設過程中,在中央的主導下,粵澳兩地要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要打造共同開發、攜手合作的樣板。 橫琴是迄今為止最為特殊的一個區域,這個區域的管理既不同於內地的管理方式,也不同於香港和澳門實行高度自治,而是實行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 從管理機構看,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粵澳雙方聯合組建合作區管理委員會,在職權範圍內統籌決定合作區的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和重要人事任免。合作區管理委員會實行雙主任制,由廣東省省長和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共同擔任,成員單位包括廣東省和澳門特區有關部門、珠海市政府等。合作區管理委員會下設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會主要負責人由澳門特區政府委派,廣東省和珠海市派人參加,協助做好涉及廣東省事務的協調工作。 這種全新的管理方式具有“試水”的特徵,需要粵澳雙方有大局觀,高度互信,充分合作,在不斷磨合過程提高運行效率。習主席希望大家“朝著這個目標共同努力”,正是希望創造“一國兩制”下粵澳深度合作的範本。 以新氣象新面貌形成“強磁場” 在考察橫琴時,習主席特別關注橫琴開發建設中展現的新氣象、新面貌。在聽了青年創業者代表講述從澳門來橫琴扎根創業的經歷後,習主席表示,你們創新創業的故事,說明澳門有一批有理想、有擔當,勇於探索和創新的年輕人,橫琴開發建設為你們幹事創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機會。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於2021年9月是成立,三年來,中央的支持力度很大,比如:各部委陸續出台雙“15%”稅收優惠政策、“海關20條”、“橫琴金融30條”等支持合作區發展的政策文件30余份;廣東省、珠海市的支持力度也很大。比如:廣東省下放182項省級行政職權,賦予合作區更大改革自主權;珠海市承接合作區執委會行政職權488項,助力合作區做好社會民生服務保障。 三年來“琴澳一體化”的亮點不少。比如:高標準建設澳大、澳科大產學研示範基地,推動與合作區15家企業建成院企聯合實驗室;連續三年舉辦橫琴國際科創大賽,成功吸引極海半導體、芯潮流等優質科創項目落戶合作區;吸引澳企總數達6582戶,較合作區成立時增長42%,“澳門註冊+橫琴生產”“澳門科研+橫琴轉化”已漸成氣候。 橫琴開發的成效值得關注,但這僅是開了一個好頭。中央希望橫琴合作區要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措施;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遇到的難題尋找破解之策,需要中央支持就及時提出請求和建議,不能等待、不能拖延、不能回避矛盾。 習主席在評價澳門發展時曾講過“只要路子對、政策好、身段靈、人心齊,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戲”。澳門國際化程度高,素有靈活多變的文化基因,習主席希望澳門繼續發揮“政策好、身段靈”的優勢,在推進“琴澳一體化”中更積極、更主動、更有創造性,吸引企業、人才、投資者和澳門居民到橫琴創業、就業、居住。 為香港“北都區”提供借鑒 習主席特別重視橫琴開發建設,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希望橫琴創造的經驗可供香港北部都會區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借鑒。 習主席此次在澳門的講話提出“‘一國兩制’實踐也進入了新階段”的論斷,並對“一國兩制”這個“好制度”做了深入論述:是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的好制度,是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好制度,是實現不同社會制度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好制度。習主席分別從港澳、國家、國際三個維度闡述了“好制度”之好。 顯然,經過二十多年的實踐,“一國兩制”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上,更要體現在推動未來發展中。“一國兩制”將使港澳的優勢更優、劣勢變優,既貢獻國家、也利好世界。而粵港澳大灣區是體現“一國兩制”作用的最好舞台。 粵澳合作的“重頭戲”是橫琴開發建設;粵港合作的“重頭戲”則是香港“北都區”和深圳前海合作區開發建設。橫琴體量較小,先行先試;香港“北都區”和深圳前海體量較大,可在借鑒橫琴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推進,這樣可減少創新的風險和成本。試想,當橫琴、香港“北都區”、深圳前海發展都取得新成效、進入新階段時,粵港澳大灣區的面貌將會煥然一新。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從習主席對橫琴開發建設的格外關心和高度重視,可以看出中央對推進“一國兩制”實踐的深邃思考和長遠謀劃,預示著“一國兩制”實踐在進入新階段後,將逐步躍上新層次、新境界。 (本文作者爲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屠海鳴)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編輯:徐嘉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