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屠海鳴:習主席講話振奮人心,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春風拂面,春潮澎湃。昨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習主席強調,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將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不能變,也不會變。新時代新徵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座談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主持座談會。 座談會上,華為首席執行官任正非等6位民營企業負責人代表發言,就新形勢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香港與論格外關注出席這場座談會的企業家陣容。從央視新聞報道畫面可以看到,參加座談會的民營企業家包括: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韋爾股份董事長虞仁榮、小米董事長雷軍、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等等 習主席的重要講話,立足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徵程,從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黨和政府的支持措施、民營企業的價值追求等角度,深情描繪了民營經濟發展的美好前景,明確指出了營經濟的發展方向,深刻闡述了民營企業的責任擔當。講話立意高遠、思想深邃、論述精辟、內涵豐富,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的信心和動力。 民營經濟活力四射,經濟發展則活力充沛;內地經濟活力充沛,香港經濟則有堅實依託。習主席的重要講話,令香港社會精神振奮! “兩個毫不動搖”不能變、不會變 習主席指出,黨和國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黨和國家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兩個毫不動搖”是中國共產黨對堅持和發展基本經濟制度成功經驗的高度概括,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之“特”。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新增就業和企業數量。事實證明,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完全可以並行不悖、造福社會。因此,習主席強調“不能變”。 進入新時代,中國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推進高水平開放,不斷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既離不開國有企業,也離不開民營企業,許多民營企業的科技創新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他們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踐行者。因此,習主席強調“不會變”。 習主席深刻闡述“兩個毫不動搖”不能變、不會變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令全社會對民營經濟重要性的認識再深化,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共識再凝聚,對關愛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熱度再提升! “三點判斷”極大提振精氣神 習主席強調,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一些困難和挑戰,總體上是在改革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體的,是暫時的而不是長期的,是能夠克服的而不是無解的。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國內外形勢的判斷上來,統一到黨中央對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在困難和挑戰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來,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保持愛拼會贏的精氣神。 習主席的“三點判斷”非常精准到位,令人信服!再次彰顯了習主席作為領航者、掌舵人的戰略眼光和辯證思維。 近年來,部分民營企業出現了內生動力不足、創新活力不夠、發展環境不優、人才比較匱乏等現象。但仔細觀察分析,這些現象往往出現在傳統產業和觀念比較落後的地區。在看到這些現象的同時,還應看到人工智能等領域迅猛發展,杭州、深圳等城市的民營科技型企業不斷湧現。因此,習主席說困難和挑戰“是局部的而不是整體的”。 近年來,不少傳統產業正在轉型升級,由於各種客觀條件和主觀因素的影響,轉型的步子有快有慢,有的處於轉型陣痛期,假以時日,必有收穫。因此,習主席說困難和挑戰“是暫時的而不是長期的”。 近年來,一些民營企業遭遇多重危機,深感“壓力山大”,步履維艱,“活下去!”成為他們激勵員工的口號。要看到,事物都處於發展變化之中,影響民營企業發展的外因和內因都在變化,保持戰略定力和必勝信心,辦法總比困難多。因此,習主席說困難和挑戰“是能夠克服的而不是無解的”。 習主席的“三點判斷”,激勵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闖難關、越險灘,提振精氣神,開闢新天地! “五點要求”構建公平競爭環境 習主席指出,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習主席提出五點要求:要堅決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種障礙;要著力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要強化執法監督,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要認真落實各項紓困政策,提高政策精准度,注重綜合施策,對企業一視同仁;要進一步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習主席的“五點要求”針對性很強,直擊要害,對於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至關重要。 首先,要為民營企業提供公平的待遇。民營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相當的規模,佔有很重的分量,在一些領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但在“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和“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兩個方面仍然受到制約,這個問題不解決,民營經濟的活力難以釋放,也與“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要求相悖。因此,習主席把這一點作為“要中之要”。 其次,要關愛民營企業。有的地方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比較突出,有的地方落實各項紓困政策“內外有別”,有的地方存在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現象,這些不正常的現象,挫傷了民營企業的投資發展積極性。這正是習主席強調“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深意。 再次,要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政商關係是重要的營商環境,官員與民營企業之間,感情上要“親”,經濟上要“清”,不能“親清不分”,不能把民營企業家當成自己的“錢包”。這正是習主席強調“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的深意。 “四點希望”激勵創新創業 習主席寄語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要滿懷創業和報國激情,不斷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國情懷,富而思源、富而思進,弘揚企業家精神,專心致志做強做優做大企業,堅定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中國式現代化的促進者。 習主席提出“四點希望”:要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要按照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完善企業治理結構,要堅持誠信守法經營,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四點希望”激勵對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創新實幹、奮發有為。從獲邀參加此次座談會的企業家代表來看,都是這四個方面的“標桿人物”,他們分別來自電子通訊、新能源、新能源汽車、芯片、人工智能、網絡科技、現代農業等領域。 民營經濟大發展,需要一大批企業家奮勇爭先、不捨晝夜地去乾、去闖,習主席的“四點希望”點燃了企業家的創業激情,是激勵,更是鞭策! 習主席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瞭對民營經濟“怎麼看?”和“怎麼幹?”兩大問題,鼓舞士氣,催人奮進! 香港正在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發達的現代服務業可助力內地民營經濟發展,內地民營經濟蓬勃發展也給香港帶來機遇。香港將與內地攜手並進,共同繁榮! (本文作者爲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編輯:陳卓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