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論壇)美國為何不用“冷戰”定義中美競爭?香港中通社11月12日電 繼拜登表示對華關系不尋求新的“冷戰”後,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11月11日再次重申,雖然中美將在經濟和科技等多個維度上展開激烈競爭,美國也將繼續捍衛自身的價值觀,但這不一定意味著兩國會進入一場新“冷戰”。美國為何一直回避使用“冷戰”來定義中美之間的競爭? 白宮。圖源:新華網 沙利文11日出席澳大利亞智庫洛伊研究所的視頻會議時,發表上述講話。此前,沙利文在接受CNN專訪時也曾強調,美國目標不是要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體制,兩國競爭不是一場新冷戰。 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也認為,將中美關系與“冷戰”相提並論,會讓問題變得更難解而非明晰,無助於根本解決中國構成的一些挑戰。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也曾指出,用“冷戰”類比,反而低估了真正挑戰。 美國為何不用“冷戰”一詞?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12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美方一方面是為了安撫國內,因為美國內部關於對華戰略競爭究竟該採取何種方式最有效?還未達成共識。例如民主黨左派堅決反對中美“冷戰”,因為這會讓美國把大量資源放在軍事競賽上,從而影響國內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同樣反對的還有美國商界和一些知識精英。 另一方面是國際層面。吳心伯表示,美國官員訪問歐洲和東南亞等地方,實際上是在拉攏這些國家和美國一起對付中國,但嘴上卻說“不逼你們選邊站”,其實就是要讓盟友放心跟他走。基於國內和國外因素,拜登政府想淡化中美“冷戰”的說法。 但美國在實際處理對華關系上的具體做法,又帶有典型的“冷戰”色彩。曾擔任美國國防部長戰略規劃特別助理的哈爾·布蘭茲(Hal Brands)認為,中美之間實際已經進入了一場新冷戰,隻是不是美蘇之間的那種“冷戰”。 衡量中美是否進入“冷戰”的標準是什麽? 吳心伯指出,一是意識形態層面,美國是否緻力於挑戰和顛覆中國的政治制度;二是在軍事和地緣政治上劃線;三是大幅減少在經濟領域的聯系,包括投資、貿易和技術。若上述三點都符合,就是“冷戰”發生的跡象。在此基礎上來看,中美現在的確有“冷戰”的苗頭和趨勢。 吳心伯進一步分析,首先,拜登經常把中美之間的競爭意識形態化,形容中美競爭是“民主和專制”的競爭,這是典型的“冷戰”語言;其次,美國實行的印太戰略,拉攏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等國,組建與中國對抗的地緣政治集團,這是“冷戰式”的結盟對抗,因為不管如何包裝這些集團,其核心就是與中國開展地緣政治競爭;第三,把中國描述成美國的主要國家安全威脅,甚至在美國社會上制造“中國恐懼”,這也是典型的“冷戰”做法。 吳心伯認為,雖然中美之間還未進入像美蘇以前的 “冷戰”狀態,但無論是中美現在的競爭、摩擦還是衝突,都帶有比較濃的“冷戰”痕跡,包括政治意識形態、地緣政治,以及美國在國內針對中國的政治動員等。所以在某種意義上,現在中美之間有點“準冷戰”的味道。 值得關注的是,沙利文在11日的演講時還提及“中美將在經濟和科技等多個維度有激烈競爭”。“多維度競爭”是否會比“冷戰”更激烈,從而轉變成“熱戰”? 吳心伯指出,“多維度”意思是不會隻集中在一個領域和中國競爭,例如拜登政府正推行的去中國化產業鏈當中,至少想在5個領域切斷與中國的聯系,包括半導體、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電池、醫療用品、稀土等;另外,美國情報機構10月曾對美國企業發出警告,要求它們不要在五個重要領域與中國合作,這就是所謂的“多維度競爭”。 吳心伯並不認為中美在經貿領域或者技術領域的競爭,會直接導緻中美之間的“熱戰”。中美之間會否發生軍事衝突,主要的風險點還是在於美國的台海政策和南海政策如何發展。 【編輯:馬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