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塞浦路斯稱發現“德爾塔+奧密克戎”混合毒株

分享到:
2022-01-10 09:48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新聞網1月9日電 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1月9日援引塞浦路斯媒體報道,塞浦路斯大學研究人員疑似在當地發現一種德爾塔與奧密克戎的重組新冠毒株,其基因與德爾塔毒株更為接近,但擁有大量奧密克戎毒株的特有變異。因此,該毒株被研究人員命名為“德爾塔克戎(Deltacron)”。


塞浦路斯的醫護人員為民眾進行新冠病毒快速監測。圖源:新華社

  塞浦路斯共和國總統新冠肺炎科學諮詢委員會成員、塞浦路斯大學生物技術和分子病毒學實驗室主任雷盎迪沃斯·考斯瑞吉斯領導的研究團隊一直在追蹤該國新冠病毒變異情況,團隊在對1377個樣本進行測序後,發現有25人感染了這種新毒株,其基因序列雖與德爾塔毒株接近,卻有10個奧密克戎毒株的特有變異。同時,這25名感染者中有多達14人為住院患者。

  考斯瑞吉斯稱:“目前存在奧密克戎和德爾塔毒株的共感染情況,我們發現了一種二者重組的變體。”而分析表明,與未住院患者相比,這種變體在住院患者中更為常見。團隊已將該毒株基因組上傳到GISAID國際數據庫中,將持續觀察這種變體是否更具致病性或傳染性,或是否會流行。

  不過,該毒株的發現除引發廣泛擔憂外,也存在一些爭議。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傳染病學博士後研究員托馬斯·皮考克在推特中稱,有一些跡象顯示,所謂“德爾塔克戎”有可能是基因測序受到污染的結果。

  研究表明,重組在冠狀病毒中非常常見,並在新冠病毒進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20年7月,美國杜克大學、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等機構研究人員在《自然》雜誌發文稱,新冠病毒很可能通過重組獲得感染人體的能力;2021年8月,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研究人員發表預印本論文稱,重組大大加速了新冠病毒新變體的出現。(完)

【編輯:王軼南】

視頻

更 多
(回歸27年)李家超:現在是香港由治及興的最好發展時機
(回歸27年)西九龍高鐵站快閃音樂會 全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走進澳門科大 探秘中國唯一一個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專家看南海】日菲或將簽協定?日本打南海“算盤” 菲律賓正引狼入室
(回歸27年)李家超分享上任特首兩周年心得:責任重大,但使命光榮
說到自己的“香港媽媽” 演員湯唯淚眼汪汪
香港的成功要靠年輕一代“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