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供能粵港澳!廣東太平嶺核電站預計2025年投產

分享到:
2023-02-20 09:1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2月20日電 中國首個生態核電示範項目——廣東太平嶺核電站預計2025年投產發電。項目投產後,每年新增供電約占粵港澳大灣區目前用電量的7%,能够有效支撐大灣區的經濟增長。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也是電力負荷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供能粵港澳大灣區

綜合報道,太平嶺核電站位於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是中國首個生態核電示範項目。建成投產後,這里每年供電500多億千瓦時,每年可減少原煤消耗約1512萬噸,每年減少向環境排放二氧化碳約4160萬噸,環保效益相當造林近11.3萬公頃,創造綠色GDP200多億元,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

作為核電第一大省,廣東省擁有中國第一座大型商業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此外還有嶺澳、台山、陽江等多個核電站,不僅滿足省內使用,而且還是供港的主力,大亞灣核電站每年輸送到香港的電量占香港總用電量的1/4。

與大亞灣核電站有哪些不同?

首先是技術層面,大亞灣是中國第一座引進外資、設備和技術建設的大型核電站,而太平嶺項目采用的則是中國自研的“華龍一號”技術。

“華龍一號”核電技術具備安全性高、技術成熟可靠、產業配套能力強、經濟性好等優勢,目前設備國產化率近90%。

其次是安全方面,“華龍一號”采用世界最高安全要求和最新技術標準,創新性采用“能動加非能動”的安全設計理念,設置了完善的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措施,滿足中國和國際最新核安全法規標準的要求,在安全、技術和經濟指標上達到或超過了國際三代核電用戶需求。

除此之外,太平嶺還創造了一項全國第一——該項目是中國首個生態核電示範項目。近年來,隨著中國核電技術日趨安全、清潔、高效,生態核電的概念應運而生。

核電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共生、互生和再生的“三生論”關係,是生態核電的基礎理論,要求以尊重和維護自然為前提,建立可持續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一方面,通過技術、設施優化和改造,使核電站對周邊環境影響降到最小;另一方面,通過合理的設計布局,使核電站在建設的同時,能够讓周邊自然環境盡可能保持原有形態。

另外,作為中國生態核電示範項目,太平嶺核電站選址、設計、建設、運營和退役全周期,會考慮縮減環境影響和資源佔用,在施工和建造過程中更加註重生態保護。這不僅能够降低核電全生命周期的環境損害,兼顧經濟與環境效益,也有利於降低公眾對於核電的抵觸情緒,減少核電發展的障礙。(完)

【編輯:紀東】

視頻

更 多
(回歸27年)李家超:現在是香港由治及興的最好發展時機
(回歸27年)西九龍高鐵站快閃音樂會 全場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走進澳門科大 探秘中國唯一一個天文與行星科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
【專家看南海】日菲或將簽協定?日本打南海“算盤” 菲律賓正引狼入室
(回歸27年)李家超分享上任特首兩周年心得:責任重大,但使命光榮
說到自己的“香港媽媽” 演員湯唯淚眼汪汪
香港的成功要靠年輕一代“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