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特稿:香港尋國際合作 灣區概念助力

分享到:
2024-06-06 08:11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6月5日電 題:香港尋國際合作  灣區概念助力

  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

  香港財經官員近日外訪頻繁,其中屬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訪歐美最受關注。學者分析,在當今複雜的地緣政治下,香港主動出擊澄清西方媒體的誤解,爭取更多企業資金投資香港。

  陳茂波此次訪美,並非特區政府首次有官員到訪,一直以來,香港都有派團外訪吸引企業來港投資融資。不過,近年來西方國家對香港事務說三道四,特區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美國官員也揚言要制裁香港官員。香港“財爺”此行備受關注。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陳茂波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對中通社記者表示,近年來因為社會事件,很多國際媒體涉港報道偏負面,特別是美西方國家政府呼籲企業不要來香港投資,甚至說香港缺乏人身安全保障。香港這時主動出擊多去西方國家講解情況,讓投資者、企業不再受西方媒體誤導,值得肯定。

劉兆佳。香港中通社圖片



  值得留意的是,陳茂波此次訪歐美並非“個人遊”而是“跟團遊”,重在地區合作、專業領域合作。

  出訪法國,陳茂波主要出席由粵、港、澳三地政府聯合主辦的經貿合作交流會,一起向工商界推廣粵港澳大灣區的協同優勢。出訪美國,陳茂波出席了兩個大型會議,一個是“中美灣區對話”,另一個是“中美地方氣候行動高級別活動”。

  劉兆佳對記者表示,西方目前在政治上對香港仍有敵意,要改變他們對香港的政治態度不是很容易。因此,處理政治事務的官員到訪可能會遇到尷尬情況,財經領域的官員,參加一些代表團出席活動,為西方企業和專業人士講解專業領域,溝通會比較有效。

  不過,美西方對香港多名官員實施制裁,財經官員主動出擊,會否引起反作用呢?

  劉兆佳從三個層面分析,財經官員的出訪利大於弊。首先美國等對香港的制裁基本上都是政治領域,針對個人;但在經貿領域目前仍無相關制裁,“因為香港買美國貨遠多於美國買香港貨”。

  其次,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也是重要的外匯交易中心,加上港元的聯繫匯率,事實上香港是在支持美元的國際地位,因此美國沒有任何理由做一些損害香港金融利益的事情。

  第三,中國在不斷開放,特別是金融領域,香港背靠祖國,正發展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西方國家可以通過香港跳入內地金融市場。因此,西方企業仍然重視中國、重視香港。

  劉兆佳總結,在經濟、金融、貿易領域,香港與西方國家加強聯繫有必要。更為關鍵的是,做好自己,增強發展動能,這樣讓外企外資在此有利可圖,才能維持長遠關係。

  鑑於目前的國際環境,香港的國際空間亦受到影響。劉兆佳認為,中央提供了很多機會提高香港的國際地位,例如組織駐港領團訪問大灣區。“香港有了更多空間和機遇,則更加需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強與外國關係,凸顯獨一無二的國際聯繫功能。”(完)

【編輯:陈卓仪】

視頻

更 多
中通社專訪李家超:國安風險千變萬化,不能讓傷口再被挖開
巴黎奧運|港隊羽毛球奪四項奧運資格 小將冀衝擊金牌
從-3.7%到+3.3% 香港經濟正全速向前
巴黎奧運|相隔12年 港隊王嘉莉奪女子柔道參賽資格!
登上澳門最高建築 來自233米的高空VLOG!
曾志偉、譚詠麟也來打卡!香港明星足球隊試行深中通道
跟著星爺電影打卡香港!影迷們不要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