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中歐車企閉門會反對加徵關稅 曝出更多內幕

分享到:
2024-06-20 16:03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6月20日電(記者 黎金良)歐盟委員會擬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做法,正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反對。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微信公眾號“玉淵譚天”披露,中歐新能源車企18日在中國商務部一起開了個閉門會,會上中歐車企都反對歐盟對華加徵關稅的做法。

會上,有四家中國車企,也有六家歐洲車企,還有相關商協會、研究機構等。據披露,有中國企業請求中國政府對歐方採取最嚴厲措施,並建議在世貿組織規則允許範圍內,針對自歐進口的大排量汽油車實施更高的暫定關稅,進口關稅最高可提升到25%,這也符合綠色低碳發展目標。

會上中國車企也透露了更多歐盟濫用調查權肆意擴大調查範圍,甚至窺探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內幕。除了技術相關數據,歐委會還要求中國企業提供核心商業秘密。

此前也有文章提到,中國企業反映歐方在反補貼調查中,要求他們提供電池的配方。

分析認為,電池信息被視為電動汽車行業的“命門”,這些信息的洩露不僅會嚴重威脅企業的技術安全,還會影響中國相關產業的安全。所以,歐委會的行徑,就是在假借調查之名,行窺探中國技術內幕之實。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國際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孫曉紅分析,從心態上,歐委會就很清楚,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是成功的。面對中國的成功,歐委會想的不是學習和合作,而是窺探和打壓。這樣的調查,正是歐委會自己炮製的最佳方式。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執行所長余凌曲對香港中通社表示,歐洲在對華經貿領域採取了越來越多的貿易壁壘、保護主義等措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領先優勢十分明顯,按照正常經濟思維,應該是“打不過就加入”,通過推動歐洲車企參與中國產業鏈提升企業競爭力。但歐洲反其道而行之,主要還是“脫鈎”“去(中國)風險”等政治因素導致的。

根據反補貼調查對信息保密的規定,正常來說,歐委會在調查過程中獲得的數據以及調查結論,不會有第三方知曉,歐委會也正是打著這樣的旗號,要求中國企業提供各種核心信息。但孫曉紅提醒,別忘了,歐委會不僅是此次調查的發起者,還是利益相關方。對於這些調查信息,歐委會未來會如何使用,旁人不得而知。即便不直接透露給本地車企,但用來“借鑒”也不是不可能。

余凌曲也認為,不能排除歐洲利用所謂“反補貼調查”獲取敏感產業信息保護本地產業的可能性。特別是當前歐洲不斷強調“經濟安全”的情境下,更有可能把中國企業定性為“經濟安全破壞者”,以公開敏感信息、透漏給歐洲競爭對手等方式“懲罰”中國企業。(完)


【編輯:黎金良】

視頻

更 多
李家超談上任兩周年:不斷提速提效,讓香港這艘船加速向前邁進
中通社專訪李家超:國安風險千變萬化,不能讓傷口再被挖開
巴黎奧運|港隊羽毛球奪四項奧運資格 小將冀衝擊金牌
從-3.7%到+3.3% 香港經濟正全速向前
巴黎奧運|相隔12年 港隊王嘉莉奪女子柔道參賽資格!
登上澳門最高建築 來自233米的高空VLOG!
曾志偉、譚詠麟也來打卡!香港明星足球隊試行深中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