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特稿:中國春節“申遺”成功 全球華人活態傳承

分享到:
2024-12-05 17:38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12月5日電 題:中國春節“申遺”成功  全球華人活態傳承

  香港中通社記者 吳一帆

  當地時間4日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中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通過評審,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學者表示,春節這一華人社會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代代相承,當今時代仍具極強生命力,並產生著愈發廣泛的影響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4日發布的介紹詞說:“在中國,春節標誌著新年的開始,以傳統曆法正月初一為歲首。春節前後,人們開展一系列社會實踐,辭舊迎新,祈福納祥,歡慶家庭團圓,促進社區和睦,這一慶祝過程俗稱‘過年’。除參加公共慶典外,人們祭祀天地和祖先,並向長輩、親友及鄰里拜年,表達美好祝願。該遺產項目為中國民眾提供了認同感和持續感。”

  香港教育大學戲曲與非遺傳承中心副總監、課程與教學學系高級講師葉德平5日接受中通社採訪時表示,每逢農曆歲末年初,全球但凡有華人的地方,都要“過年”。春節習俗是從古至今華人生活很自然的一部分,也極其受到重視。換言之,春節一直在“活態”的傳承中得以代代延續。而如今春節“申遺”成功,也體現了中國社會多年來為保護、發揚這一珍貴文化傳統所做的努力。

  2006年,春節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此後,中國文化界響起為春節申請世界級“非遺”的呼聲。2007年春節期間,時任南京大學文化藝術中心民俗藝術研究室主任的陳竟呼籲,盡快啟動春節申報世界遺產工程,在海內外都引起強烈反響。2007年中國“兩會”期間,知名作家和畫家馮驥才提案建議除夕放假,很快被中國政府採納。馮驥才今年2月發表於《人民日報》的文章寫道:“在中國人過的所有傳統節日中,春節是中華民族最具生活情感與生活理想的節日。因而,過春節具有更加特殊的意義。”

  一直以來,中國人春節前後乘著“春運”的交通便利回鄉團聚;中國各地著力保障置辦“年貨”的物資供應充裕豐富;每年除夕夜的中國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面向全球播出……這些,都讓傳統春節演化為當下社會生活幸福美好的具象。

  葉德平指出,全球範圍內,隨著華人踏足世界不同角落,春節習俗也在當地開花,聯繫著華人血脈永恆的情結。例如,閩南人把蘿蔔稱為“菜頭”,把蘿蔔糕稱為“菜頭粿”,春節有吃菜頭粿的習俗。因為“菜頭”諧音“彩頭”,吃菜頭粿寓意討個好彩頭。而馬來西亞華人許多祖上移民自中國閩南地區,所以當地華人社區也有春節吃“菜頭粿”的習俗。

  “另外,華人的春節熱鬧喜慶,也吸引其他國家的民眾共襄盛事。現在世界上不是只有華人慶祝春節。”葉德平表示,據不完全統計,近20個國家和地區將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去年12月,第78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決議,將春節(農曆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他認為:“中國春節在聯合國‘申遺’成功,更見證了中國春節、中華文化帶給全世界的喜樂祥和氛圍。”(完)

視頻

更 多
在香港過聖誕節很熱鬧!旅客大讚香港聖誕節氣氛濃厚
香港聖誕好去處|一片帶你走遍香港聖誕“打卡”熱點 
不一樣的“大熊貓聖誕” 盡在香港海洋公園
演唱會開20場都不夠賣!為什麼那麼多人支持劉德華?
遇上瘋狂“雙十一” TVB演員轉當菜鳥店長差點撐不下去
澳門回歸25周年|這位澳洲人因為什麼堅定選擇了澳門?
澳門回歸25周年|土生葡人:現在就是澳門最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