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香港故事|隱於香港村落中的“客家麒麟”

分享到:
2025-01-12 09:55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1月11日電  (記者 曹文毓)“先點千里眼放光明,順風耳耳聽八方,點鼻辨妖邪,點脷吐千孫,額上發紅光,點背鑼鼓震天庭,點腳踏四方,點身由頭好到尾,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大吉大利,百無禁忌,響梆!”這是麒麟開光過程唸讀的咒語。麒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瑞獸,被人們視為吉祥和祥瑞的象征。2014年,香港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在西貢下洋村,麒麟紮作的第三代傳承人劉震宇向記者展示麒麟開光和紮作麒麟的全過程。

紮作麒麟,通常會先紮底圈,再紮主幹部分,接著將每一層橫向的圈紮出來,然後從後面開始,先紮橫向,再向前、豎直的方向來紮。一般客家麒麟額頭會飽滿一些,和獅子的頭不太一樣,麒麟的頭會比較向前凸出一些。

麒麟開光通常在晚上,開光之前,會有煮客家菜或盤菜的活動,請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延續客家人的習俗,

劉震宇作為客家人,舞麒麟已有近20年,如今,他的兒女也跟隨他一起舞麒麟,舞麒麟對他而言已融入思鄉之情。劉震宇介紹,香港坑口村客家舞麒麟的文化,是由自己的祖先開始,客家的族群由北方開始向南方遷徙,最後來到廣東入粵,便流傳到香港。他表示,舞麒麟時會沿用舊時的風俗,例如繪畫類似家族的圖騰,或在麒麟身上繫上客家的彩帶,既可以保留客家原有的文化,又可以融入當地的文化。

2014年,香港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麒麟開光通常在晚上,開光之前,會有煮客家菜或盤菜的活動,請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延續客家人的習俗。

麒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瑞獸,被人們視為吉祥和祥瑞的象征。

劉震宇(右)作為客家人,舞麒麟已有近20年,如今,他的兒女也跟隨他一起舞麒麟。

麒麟開光過程。

在西貢下洋村,麒麟紮作的第三代傳承人劉震宇向記者展示麒麟開光和紮作麒麟的全過程。

紮作麒麟,通常會先紮底圈,再紮主幹部分,接著將每一層橫向的圈紮出來,然後從後面開始,先紮橫向,再向前、豎直的方向來紮。


【編輯:曹文毓】

視頻

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