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對話陳洋:石破茂求見心切 “石特會”能將日美同盟“推向新高度”?

分享到:
2025-02-05 20:44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新聞網2月5日電(記者 王豐鈴)日本首相石破茂6日至8日訪美,7日將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首次首腦會談。受訪學者直言,除非日本滿足特朗普所有要求,否則日美同盟關係將難以達到“新高度”。

 

日本首相石破茂  圖源:新華社

自特朗普再度勝選後,石破茂就一直尋求與其會面,但遭特朗普拒絕。特朗普近日稱,此次二人會面也是應石破茂要求。可見石破茂求見心切。
日本外務省官員稱,“這是一次專注於首腦會談極為務實的訪問。”據透露,石破茂不安排夫人隨行,目的地只有華盛頓,停留時間僅24小時,日程極為緊凑。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表示,希望藉此機會將日美同盟提升到新高度。
      值得註意的是,石破茂訪美前夕,會見了日本軟銀首席執行官孫正義、美國OpenAI首席執行官奧爾特曼。兩家公司當日宣布,攜手在日本成立合資公司,正迎合特朗普日前提出的“星際之門”計劃,即由日本軟銀、美國OpenAI和甲骨文公司共同參與,構建全球領先的AI基礎設施。

石破茂此次訪美帶著哪些任務?兩人會重點談哪些內容?預計達成哪些共識?特朗普第二任期如何定位日本這個盟友?日本問題學者、察哈爾學會研究員陳洋5日接受香港中通社專訪,對以上問題作出解析:

1、石破茂此次訪美帶著哪些任務?

陳洋:石破茂此次訪美任務其實還是很多的,但總體歸納的話,主要有3個方面。

第一,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確認繼續深化日美同盟關係,繼續維護和推進美日韓、美日菲、美日印澳等“小集團”,以及明確推進落實“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

第二,針對日美在某些領域的分歧矛盾尋求解決方法。比如,日本制鐵公司收購美國鋼鐵公司問題、日美經貿赤字問題、駐日美軍費用,以及日本防衛費等問題。這些有的是近期日美之間出現的分歧,有的則是日方或美方注重的議題,因此通過面對面會談,來尋求解決這些問題和挑戰。

第三,實現同特朗普建立信賴關係。自去年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後,石破茂一直尋求重現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成功經驗,與特朗普建立良好的信賴關係,只不過一直未能實現。此次訪美、與特朗普舉行面對面會談,將是與特朗普建立信賴關係的一個難得的機會,日本媒體報導稱,石破茂近期為會見特朗普積極準備。

2、特石會面,兩人會重點談哪些內容?

陳洋:通常來說,日美首腦會談所觸及的議題不僅涉及彼此,還涉及地區乃至國際社會。

結合目前兩國媒體披露的資訊來看,預計此次日美首腦會談將會重點談及日美經貿赤字問題、半導體和人工智慧領域合作、日本擴大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等議題。

至於其他的如深化日美同盟關係、加強地區安保防務合作等內容也將出現在此次日美首腦會談之中,但這些問題未必是特朗普所關注的,所以也就決定了它們未必會成為重點討論的內容。

3、預計會達成哪些共識?

陳洋:結合目前兩國媒體報導的內容來看,我認為日美雙方此次達成的共識將包括“傳統共識”和“新增共識”。

“傳統共識”方面不外乎就是重複以往日美首腦會談的共識內容,如繼續深化日美同盟關係、加強兩國在安保防務領域的合作、繼續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等。

“新增共識”方面,也就是圍繞兩國存在的新問題、新挑戰、新機遇達成合作意願。

如雙方可能就解決日美經貿赤字問題、擴大從美國進口液化天然氣、加強新興領域合作等達成新的合作意願。

4、特朗普希望提升盟友軍費預算,正迎合日本軍事擴張的野心,是否一拍即合?

陳洋:我認為不會。特朗普很有可能在此次會談期間,要求日本將防衛費提升至GDP的5%,也就是要求日本同北約成員國一樣將防衛費提升。然而,從日本的現實情況來看,雙方可能很難一拍即合。

首先,日本政府已決定從2023財年開始到2027財年,逐漸實現防衛費佔GDP比重2%,也就是落實了特朗普第一個總統任期時的要求。由於防衛費逐年提升是經過嚴肅立法和預算審批的,所以很難再在2027財年之前突然將防衛費提升至GDP的5%。

其次,由石破茂率領的執政黨目前在國會屬於“少數執政黨”,很難像從前那樣以執政黨的數量優勢強勢在國會通過立法、預算或決議案等。因此,即使石破茂願意配合特朗普提升日本防衛費,也很難在國會獲得通過,必將遭遇在野黨的抵制。

最後,日本政府將防衛費提升至GDP的2%,財源就已捉襟見肘,不得不通過增加煙草稅、法人稅等稅種來填補和支撐防衛費。那麼,今後日本一旦將防衛費提升至GDP的5%,從哪裡獲得穩定的財源將是最大的問題,畢竟日本政府說服民眾支持提升防衛費佔比至GDP的2%就已經費了很大力氣,而再將防衛費提升至5%,顯然將會遭遇日本社會民意的反對,乃至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警惕。

5、注意到日本軟銀,和美國OpenAI在日本成立了合資公司,是否配合特朗普的“星際之門”?日美未來將在高科技領域深度合作,與中國競爭抗衡?

陳洋:日美深化高科技領域的合作,是為了迎合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隨著全球數位化轉型的推進,包括日美在內的世界各國對半導體、人工智慧的需求將會進一步提升,這也將使相關行業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

因此,日美實現選擇深化高科技領域合作,既是為了應對未來激烈的全球科技競爭,也是為了佈局今後的長遠發展——將半導體、人工智慧等打造成各自新的經濟增長點、新的經濟增長牽引。

當然,日美深化高科技領域合作也包含了與中國競爭抗衡的目的。一方面,日美兩國始終戴著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對抗的有色眼鏡看待中國的科技發展。另一方面,出於維護自身霸權的考慮,美國始終對中國等其他國家的發展存有焦慮和恐慌。比如,中國人工智慧企業深度求索公司發佈最新模型DeepSeek-R1,以高性能、低成本等特點引發全球轟動,也讓美國、日本等感到焦慮恐慌,甚至已開始對Deep Seek下手。

6、特朗普第二任期如何定位日本這個盟友?日美同盟能“提升到新高度”嗎?

陳洋:在特朗普的第二個總統任期內,日美同盟得到新發展、達到新高度的可能性是有的,只是結合當前兩國的情況來看,這個可能性卻又微乎其微。從日本的角度來看,石破茂不論是在自民黨內還是在國會內,都是一位“弱勢領導人”,能否長期執政都存在著未知。因此,石破茂本人即使有意深化日美同盟關係,但其所面臨的國內政治調整能否允許,抑或能否給予其充分的時間,現在來看都難以知曉。倘若石破茂下台,日本再度出現首相頻繁更迭的情況,那麼不僅日美同盟難以深化,日本在同盟框架下對美國的重要性也必將大打折扣。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特朗普注重“美國優先”、推行“交易外交”,考慮到日美經貿赤字、駐日美軍費用,以及日本防衛費問題都是特朗普極為重視的議題。因此,除非日本滿足特朗普的所有要求,否則日美同盟關係將難以企及新的高度。何況特朗普本人對於同盟關係並不是特別在意,始終認為日本等盟友是“搭了美國的便車”,更遑論在其第二個總統任期內日美同盟關係“提升到新高度”。(完)

【編輯:王豐鈴】

視頻

更 多
民青局新春酒會 特首連說三個“祝願” 麥美娟稱會讓香港年年“家和萬事興”
香港黃金交易所蛇年開市:紅盤高開 料金價“高處未算高”
拋寶牒、賞煙花、觀賽馬 在香港大家這樣過新年!
在香港如何“送龍迎蛇”?過農曆新年這些都要買!
香港水上人家年夜飯吃什麼?餐桌上這些東西必不可少!
香港旅遊發展局花車先睹為快 亮點居然是車上插畫!
香港特首李家超向中通社全球讀者致蛇年新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