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香港的士行業多重深層問題待解香港中通社2月19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梁嘉軒)香港的士行業又因“白牌車”問題掀起波瀾。曾稱要在三月初發起的士罷駛行動的香港無線電的士聯誼會主席黃羽庭,19日表示取消罷駛行動並向市民道歉,而本地的士行業卻仍有深層次的市場問題要解決。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2月初,香港的士業界稱內地打車服務商高德違反與業界間的承諾,提供俗稱“白牌車”的非法載客取酬服務。的士業界認為,特區政府對“白牌車”執法不力,要求“大量檢控”相關車主和司機,威脅若訴求未獲回應,將發起一連五天的罷駛行動。 事情引起官方關注。香港特區政府運輸署第一時間呼籲的士業界保持冷靜理性,以市民利益為重,並安排於19日分別與的士業界和網約車平台會面。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8日表示,非法“白牌車”要依法打擊,但任何激烈行動都無法成功解決問題。 縱然這次危機暫時解除,但乘客與的士業界之間的矛盾並非一日之寒。多年以來,香港的士司機濫收車資的情況絕非罕見,自2014年美國網約車平台“進軍”香港後,矛盾進一步激化。 的士業界近年已發起過多次行動,包括2018年發起慢駛行動、2023發起“晾車”行動、自發“放蛇”打擊“白牌車”等行動。 一方面,乘客渴望付出比公共交通工具高幾倍的車資後,能獲得高效、舒適的服務;另一方面,的士業司機需要在高昂運營成本中生存;再者,資本洞察到科技可以為“點對點”服務賦予更大潛力。 為何的士業界會如此敗好感?原因亦是多層次的。香港的士需要官方發牌照,市區的士牌照自1994年後沒有再發出,人口規模約750萬人的城市,僅有約1.8萬輛的士,其中市區的士僅有約1.5萬輛。 據最新數字顯示,現時市區的士牌價為285萬港元,較歷史高位大幅度回落,但對比臨近地區,價格仍然高昂。同樣以高昂著稱的香港房價,每平方呎價格僅為的士的三分之一。 為支付昂貴的車租,的士司機工時極長,香港的士普遍僅分為早班和晚班,各12個小時。同時,因電子收款平台到賬時間延遲,且收取平台費,不願意接受任何電子支付方式的司機仍為大多數。 種種因素下,新入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讓市民感受最深的是,車越來越難打了。在網約車平台上,就算地處市區、繁忙時間依然需要10分鐘以上的候車時間,路上完全攔不到車的情況極常見,就算攔到車,目的地不符合司機“心水”,也有機會被拒載。 在的士服務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下,市民轉投收費更高的網約車服務。網約車平台Uber過去十年已在香港接載乘客約400萬名。同時,有調查報告指出逾四成半受訪者曾使用網約車服務,更指出過半市民不滿意甚至“非常不滿意”的士服務質素。 的士業界認為,網約“白牌車”服務無需承受高昂的牌照費用,更無需受到諸多法律法規掣肘。有報道更指出,市民對的士需求的下降,加上駕駛網約車本身更具有彈性、更符合年輕人的擇業偏好,用車的需求下降,導致的士車行的利益被蠶食。 按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近四成半市民認為釀成罷駛風波的責任主要在的士業界;過半受訪者認為,要解決的士問題,需特區政府出面“破局”。 香港特區政府運輸署及交通諮詢委員會於19日分別與的士業界及網約車平台會面,交諮會主席張仁良表示,網約車和傳統的士在本質上並無矛盾,交諮會正在研究香港點對點交通服務的需求體量,並將進一步提交報告給特區政府。(完) 【編輯:王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