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上任“滿月” 特朗普都做了什麼?

分享到:
2025-02-20 21:19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2月20日電  再次重返白宮的美國總統特朗普20日上任“滿月”,一個月來,特朗普團隊對內大刀闊斧鐵腕推行新政,肆無忌憚加征關稅全球貿易戰升級,“美國優先”致使盟友關係遭遇寒流,其領土主張亦令國際嘩然。

裁員風暴人人自危

宣誓就職首日,特朗普就簽署行政令,組建由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牽頭的政府效率部,為政府“瘦身”,削減政府開支,恢復政府效率。

“裁員刀”砍向包括五角大樓、國家稅務局、國土安全部等多個關鍵部門,數據顯示,超過9500人被解僱。馬斯克團隊表示,裁員行動至今已協助節省開支550億美元。

儘管美國多州總檢察長要求聯邦法院介入,暫時限制特朗普政府縮減聯邦政府規模的權力,但卻遭到了駁回。裁員風暴仍在持續,消息稱,美國國稅局將裁員約6700人,這將在關鍵的報稅季造成國稅局人手緊張。此外,亦有消息稱,美國計劃把駐華外交使團規模削減至多10%,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特區工作的美國外交官及當地員工最早或於21日收到通知。

但這一大刀闊斧的裁員計劃也出現大混亂,美國國家核安全管理局近300名核武器管理機構員工被裁,但因多數擬裁撤人員參與核項目,稍後又復職。

圖為:特朗普 圖源:新華社

軟硬兼施打擊非法移民

在競選期間,屢次放狠話的特朗普在入主白宮當天即開始強力打擊非法移民,擴大打擊範圍,升級執法力度。特朗普還宣佈將廢除非法移民或合法臨時居留者在美出生子女的“出生公民權”,引發近20個州的民主黨檢察長對此提起訴訟。

此外,他還責成國防部、國土安全部在古巴關塔那摩美國海軍基地擴建已有的非法移民收容中心,設立可容納3萬名非法移民的設施。

“退群”並削減外援

在第二個任期內,特朗普拿出比第一次執政時還要快的速度“退群”。上任短短三週,美國已經接連宣佈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巴黎協定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有分析指出,這暴露出特朗普以自我為中心的政治理念,也是對傳統國際體系的摧毀。

作為全球最大對外援助國,特朗普上任便簽署行政令,要求美國所有對外援助暫停90天。

高舉關稅大棒

特朗普上任後,屢次揮動關稅大棒,祭出多項關稅措施,還不斷發出關稅威脅,引發國際社會擔憂。

2月1日,美國政府宣佈,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征收25%的關稅,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美國加征關稅的措施原定4日凌晨生效,但在墨西哥和加拿大同意在邊境採取更多行動打擊芬太尼和非法移民等問題後,美國則決定把對加拿大、墨西哥商品加征關稅的實施時間推遲到3月4日。

除了針對不同貿易夥伴外,特朗普也針對特定產品征收關稅。特朗普10日簽署行政命令,宣佈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鐵和鋁征收25%關稅,還取消對部分貿易夥伴的鋼鋁免稅配額和豁免政策。2月13日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宣佈將向所有對美國徵收進口關稅的國家開徵“對等關稅”的路線圖,預計將在數周內開始徵收。

插手加沙暴露“領土野心

特朗普還頻繁拿領土說事,暴露其“領土野心”。除了暗示加拿大可以成為美國“第51個州”、威脅將“收回”巴拿馬運河後,特朗普還曾稱,美國絕對有必要“擁有和控制”格陵蘭島。

在加沙問題上,特朗普也橫插一腳,稱希望美國“接管”並“長期擁有”加沙地帶,而目前居住在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應被遷往別國安置。還稱威脅約旦和埃及,若是不接收從加沙地帶遷出的巴勒斯坦人,美國可能暫停對兩國的援助。

有分析指出,美以配合逐漸亮出真實目的,並非尋求停火,而是對加沙戰後作出安排。既然無法“徹底消滅哈馬斯”,就改為稀釋加沙的巴勒斯坦人,使其對以色列再也無法構成威脅。

美俄官員罕見會晤

俄烏衝突持續近三年,近期美俄重啟重要對話。美國和俄羅斯外交主官18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開始舉行會談,討論恢復俄美全面關係以及結束俄烏戰爭的可行協議,雙方就解決兩國間“棘手問題”和結束俄烏衝突等達成四點共識。

有分析指出,美國以實際行動拋棄盟友而選擇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顯示冷戰後美國對俄羅斯態度的一個重大調整。而俄羅斯選擇直接與美國接觸,對西方反俄聯盟有釜底抽薪的效果。

盟友體系遇寒流

在援烏等問題上,美國與傳統盟友產生分歧,跨大西洋關係也出現裂痕。

在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安全會議,美國副總統萬斯對歐洲發出“歐洲背離根本價值觀”等尖銳批評,無疑對歐洲盟友潑了一盆冷水。隨後舉行的美俄官員會晤,歐洲國家已經事先得知會被排除在外,這仍引發他們的內部焦慮,擔憂歐洲也會被排除在烏克蘭和平進程之外。

歐洲多國領袖17日在巴黎舉行緊急峰會,商討俄烏局勢和歐洲安全議題,儘管峰會長達三個多小時,但遺憾的是與會各方似乎沒有達成實質性共識。不過,這次在巴黎舉行的會議被視為歐洲對美國的“回擊”,外界稱跨大西洋體系受到威脅。而隨著美歐跨大西洋關係已鬆動,有分析指,北約也會趨於鬆散。

大規模“復仇”

在正式上任前,進行人事佈局時,就有分析指出,特朗普用人是以“忠心”掛帥,主要由兩個標準主導,一是對其忠誠,二是與其價值觀一致。

再次上任後,外媒稱,特朗普展開了“報復”行動,“採取更加有條不紊的方法來鏟除政府內部被他視為敵人的人”。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美國國防部長正在考慮解雇一些軍方高級將領,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曾表達過與美國現政府相反的觀點。

外界評價兩極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本月初進行的民調顯示,特朗普獲不少民眾正面評價,多數受訪者以強硬、有活力、有效等形容特朗普表現。

不過,路透社近日對4145名美國成年人進行的全國網路民調結果則顯示,44%受訪者認可特朗普身為總統的作為,但支持率較此前調查時下跌,認為經濟走在錯誤軌道上的受訪者比例由先前的43%上升至53%。

亦有學者認為,特朗普政府就任後的一系列行政令和政策表態在美國掀起了“爭議風暴”。在國會分裂、民眾缺乏共識的情況下,美國已經“四分五裂”。

對於特朗普上任滿月以來的情況,旅法政治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宋魯鄭20日對香港中通社表示,特朗普上任一個月,主要聚焦四件事:關稅、移民、兩場衝突以及聯邦體系改造,這明顯改變了美國內外政治生態以及地緣政治博弈的格局。(完)

【編輯:李明珠】

視頻

更 多
超強颱風“摩羯”逼近 香港嚴陣以待
在無冰之城的香港學短道速滑!學員:這改變了我的人生
《哪吒2》在港預售大熱 香港文體旅局局長:哪吒團隊有一點值得學習
韓國下架DeepSeek 韓國AI公司高管怎麼看?
香港公司“牽手”中東財團 外企高管:香港太關鍵了
《哪吒2》香港首映 觀眾:難怪票房有百億!看之前還不信
坐九小時飛機只為一場球!藏港青少年在港“以球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