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和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產生了分歧?香港中通社2月20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李彥洲)法國總統馬克龍19日與歐盟及北約部分國家領導人舉行視頻會議,討論在烏克蘭和平進程問題上的共同立場。而美俄會談後,美國總統特朗普連續兩天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開懟。歐洲、美國是不是因烏克蘭問題產生了分歧與矛盾?以後又該如何解決? 法國總統馬克龍。圖源:新華社 據法國媒體報道,這是馬克龍自17日與德國、英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領導人在巴黎舉行緊急會議討論烏克蘭局勢後,再次提議就這一問題召開會議。參加當天視頻會議的包括部分歐盟國家以及加拿大、挪威、冰島等北約國家領導人。 據報道,馬克龍本周末將繼續與歐盟國家進行磋商。他下周將和斯塔默一起前往美國同特朗普會面,討論烏克蘭和平進程問題。 對此,斯洛伐克總統佩列格里尼表示,馬克龍的這種做法是在分裂歐盟。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作為衝突國家的鄰國,卻沒有被邀請參加關於烏克蘭問題的會議。馬克龍的做法不利於歐盟的團結,而是在分裂歐盟,是在把歐盟分割成更小的部分。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20日對香港中通社表示,美歐之間當然是有矛盾的,歐洲人覺得這不是欺騙烏克蘭嗎?欺騙烏克蘭等於欺騙歐洲,因為當年美國許諾給烏克蘭提供核保護的,讓烏方放棄核武器,現在烏克蘭被“入侵”了,領土還要丟了,那以後別的歐洲國家怎麼辦?北約還能不能够維持自己當初的共同防禦原則?現在這些都成了問題。 王義桅指出,澤連斯基說的很清楚,沒有美國的支持,烏克蘭肯定打不下去,進一步證明這就是一場代理人戰爭。但“胳膊拗不過大腿”,現在烏克蘭只能按照俄羅斯的要求來做。第一個就是烏東領土,有些地方俄羅斯還沒完全佔領。第二個就是烏克蘭永遠不加入北約,這是普京要求的,但烏可以加入歐盟來做一個替代。第三就是烏克蘭的“去軍事化”,“去納粹化”。這個問題具體能執行到什麼程度,未來就要討價還價了。 英國《泰晤士報》19日援引多名西方國家政府人士的話報道,歐洲多國軍方領導人正在考慮為烏克蘭組建近三萬人的“保障”部隊,部署在烏東戰場前線以外地帶,重點依靠空中力量對俄羅斯形成震懾。 援烏“保障”部隊將由英國、法國牽頭。報道說,英國可能派軍駐扎在烏克蘭關鍵城市、港口和重要國有基礎設施。不過,“保障”部隊規模遠低於澤連斯基提議的至少11萬人規模。 另外,美國和俄羅斯政府代表團18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會談後,特朗普連續兩天對澤連斯基開懟。美國媒體19日描述,過去24小時見證特朗普對澤連斯基“逐漸顯露的明顯反感情緒”。 美國《紐約時報》發表分析文章稱,特朗普“突然轉向俄羅斯,顛覆了美國幾代人制定的外交政策”,但掌控國會參眾兩院的共和黨人基本“保持沉默”。美國《華爾街日報》刊文稱,烏克蘭與作為其最重要支持者的美國之間裂痕擴大,烏克蘭國內對特朗普政府越發感到沮喪。 特朗普言論在烏克蘭人中引起極大震動。《紐約時報》一篇報道的標題就是《特朗普言論讓烏克蘭人震驚,他們認為不能再信任美國》。“再見,美國。”烏克蘭政治分析人士葉夫根·德基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我們必須接受現實,我們在大西洋彼岸不再有盟友。”(完) 【編輯:王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