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造”人形機器人場景豐富前景可期香港中通社2月23日電 題:“中國智造”人形機器人場景豐富前景可期 香港中通社記者 吳一帆 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2月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參與製造人形機器人的100家上市公司中,中國公司佔比56%。近兩年,中國在人形機器人研發製造領域可謂獨佔世界鰲頭,已然誕生不少契合生活實際、同時創意十足的應用場景。 2024年7月6日,人們觀看宇樹科技通用人形機器人Unitree H1表演“科目三”舞蹈。新華社資料圖 據“深圳政府在線”近日消息,今年春節假期,兩個人形機器人穿戴上警用裝備,跟隨民警走上深圳南山區街頭巡邏。這兩個人形機器人身高138釐米,體重約40千克,全身有24個自由度,移動速度2米/秒,腰部配備320度自由旋轉電機,可完成大量高難度動作。它們來自創辦僅一年多的深圳市眾擎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另一款人形機器人SE01也出自該公司,它的“擬人”程度很高,在全球範圍內首次真正解決了機器人的自然步態難題,可實現上下蹲、俯臥撐、轉圈走、抓取、跑跳等人類動作。 今年1月,《深圳特區報》發布視頻,展示了SE01機器人與人類相近的行走姿態和速度。隨後,英偉達高級AI研究科學家Jim Fan在社交平台轉發該視頻,並感嘆:“這是真的嗎?”Jim Fan甚至懷疑,視頻由AI工具Sora生成。 眼下,中國人形機器人研發格局並非個別科企“一枝獨秀”,而是形成產業齊頭並進,且具備協同規劃的長線布局。 “浦東發布”今年1月報道,1月21日,中國首個異構人形機器人訓練場在上海浦東正式啟用,首期能容納超過100台人形機器人同時訓練。報道還稱,上海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已取得顯著成果,包括開源“青龍”公版機、發布“十八金剛”陣列、開源百萬真機數據集及首批團體標準。 去年7月在上海召開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全球首款通用人形機器人開源公版機“青龍”已驚艷亮相。其身高185釐米、體重80千克,現場展示了將麵包和水果分類放入筐中的家務能力。 湖北省廣播電視台“長江雲”新媒體今年2月18日報道,2月5日,楚才系列10款人形機器人在武漢洪山禮堂南廣場驚艶登場,帶來一場酷炫的科技秀。未來,楚才系列人形機器人將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滿足多場景需求。例如,系列中由華中科技大學丁漢院士團隊研發的人形機器人“荊楚”,其下肢採用行星滾柱絲杠驅動,具有低能耗、長續航優勢;搭載仿生類人頭部和高靈敏度電子皮膚,能够實現視、聽、觸等多模態融合感知和表情交互,將服務於智慧醫療、裝配製造等場景。 2月12日,剛剛亮相今年中國央視春晚的杭州宇樹科技Unitree G1和H1人形機器人登陸京東線上開售。Unitree G1售價為人民幣9.9萬元,預計45天可交貨;Unitree H1售價為65萬元,預計60天可交貨。 這不禁讓人思考,中國以及世界離“每個家庭都有機器人”的科幻場景還有多遠?恐怕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這都會是產業界和每個普通人關注的話題之一。(完) 【編輯:紀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