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論壇】“變量”中的“恆量” 王毅訪俄之行釋放哪些信號?香港中通社4月2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王豐鈴)美國總統特朗普給全球帶來諸多“變量”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外交部長王毅3月31日至4月2日對俄正式訪問,詮釋中俄關係穩定性。王毅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外長拉夫羅夫會面,並向俄媒闡述中俄關係三大特質,釋放哪些信號? 當地時間2025年4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會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圖源:中國外交部網站 普京4月1日會見王毅時,提及今年是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期盼中方來俄出席紀念活動,並以此為契機推動俄中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邁上新台階,不斷深化雙方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框架下的合作。 王毅表示,中俄關係不會止步不前,只會越走越寬廣。中俄作為動蕩世界中的重要穩定性力量,要攜手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共同維護戰後國際秩序和聯合國在國際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共同推進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歐亞所研究員田德文2日向香港中通社分析,從中方公布的會談內容來看,王毅此訪主要目標是落實兩國元首共識,協調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聯合國成立80周年活動安排,並對俄烏衝突等國際熱點問題作出溝通,中方主張達成和平協議解決烏克蘭危機。 王毅訪問期間接受俄媒採訪,闡述了中俄關係三大特質。一是世代友好,永不為敵。二是平等相待,合作共贏。三是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同日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表示,中方表態很清楚,中俄永不為敵,意思是不要指望拉著俄羅斯來對付中國,不要試圖用基辛格三角外交等手段離間中俄關係。“普京會抓住一些特朗普的機遇,使美俄關係技術性緩和,但美國絕不會在戰略上尊重俄羅斯,不會給予俄方戰後成果及在歐洲安全秩序中的應有地位。俄烏、俄西矛盾會持續。” 王義桅續指,中俄在製造業、農業、能源、金融、人工智能領域,以及反對美國單邊主義、北極新興領域等均有廣泛合作空間。此外,中俄是二戰後國際秩序捍衛者,以聯合國為核心,尊重WTO自由貿易原則。作為新型大國關係的典範,中俄關係穩定,對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維持國際秩序穩定、確保聯合國核心地位、堅持正確二戰史觀都極為重要。 值得註意的是,中俄溝通釋放穩定信號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正籌備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措施,掀動全球貿易秩序,引發市場情緒緊張。世界經濟和大國關係將迎來更多未知數。 對於這樣的“變量”與“恆量”,田德文直言,兩者源於對抗性思維和合作型國際模式的差別。特朗普試圖按照自身意願,重塑世界秩序,其對抗性思維模式下的做法具破壞性。以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為代表的合作性國際模式,有助維護地區和全球穩定發展。(完) 【編輯:王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