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遭“背刺” 綠營苦研“跪美大法”:怎樣才能讓美國滿意?香港新聞網4月8日電(編輯 張依珊)美國“對等關稅”對台灣地區加徵高達32%的稅率,把民進黨當局打了個措手不及。賴清德“神隱”三天后拋出應對美國關稅的“五項策略”,企圖以大採購的方式求饒。台灣部分綠媒、綠委及綠營側翼也積極“檢討”:到底要做什麼才能讓美國滿意? 圖為台北101大樓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先說赴美談判。根據賴清德的視頻講話,台當局已經組成談判小組,由台行政機構副負責人鄭麗君帶隊。為表誠意,有綠委建議拉高談判層級,並點名台當局前領導人蔡英文擔任“談判特使團團長”,同被點名的還有台當局副領導人蕭美琴。民進黨“立委”何欣純表示,“蔡英文過去有非常寶貴談判資歷”,“蕭美琴過去當‘駐美代表’時表現非常傑出,母親又是美國人,對美國關係是最能溝通無礙的”。何欣純強調,“要極具重量、有經驗、有專業的人,來擔當赴美談判的特使團團長”,才能凸顯台當局非常重視與美國談判,希望取得特朗普的信任及溝通談判最穩固的基礎。不過,蔡英文辦公室回應表示“不予評論,對執政團隊有信心”,台媒指出是“給軟釘子”。 談判還需“排隊”,“檢討”如火如荼。郭國文、王世堅、高嘉瑜等民進黨“立委”、前“立委”紛紛表示,進口車、保健食品高關稅,是美對台祭高關稅的“元凶之一”,“不只是惹怒特朗普,更是讓台灣消費者成為最大受害者”,直言當局應該“全面檢討進口稅制”,調整“不合理的”進口車、保健食品高關稅政策。有專家認為還可以效仿越南開放零關稅,有學者提議台“央行”應該對匯率放手,才能真正縮小台灣對美的貿易順差。親綠“經濟學家”吳嘉隆則提議,首先要“表示誠意,拿出姿態”,然後要“要砍掉台灣對美國的龐大貿易順差”,具體而言就是要加大對美採購,主動排除“貿易障礙”,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台當局還應主動補貼、協助赴美設廠的台灣企業,“如果台灣做得漂亮,夠搶眼,那麼特朗普可能會公開讚美台灣,因為他會拿台灣做榜樣”。 綠營還有一招“殺手鐧”,“抗中牌”再次“承擔重任”。美國宣布對台加徵高達32%的稅率之後,台灣社會的“疑美論”、“疑賴論”,以及批評民進黨當局“倚美抗中”的聲音不絕於耳。綠營震怒,指責“疑美”是“國際笑話”,還將“抗中”當作應對“對等關稅”的“解方”。親綠學者范世平表示,如果“不依美”與“不抗中”,如何展現“親美”的誠意?親綠“經濟學家”吳嘉隆更提議,跟著美國走,對大陸加徵關稅。他還妄言“台灣要對中國大陸課徵高關稅,讓兩岸經濟交流大幅度降溫,這樣才能取信於美國,才有資格站在美國這邊,將來接受美國的軍事保護,以及爭取到美國的‘外交’承認。” 事實上,口出“狂言”的不止親綠學者,民進黨立法機構黨團總召柯建銘7日下午聲稱,特朗普是在搞“全球大罷免”,台灣要和美國“站在一起”,“到最後世界上最強的就是美國和台灣”。可見即使被美國“背刺”,“抗中親美”仍是綠營普遍共識。 6日,台當局領導人賴清德通過視頻表示當局“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並公布所謂“五項策略”應對美國關稅,聲稱將“通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7日,賴清德又通過社交平台X向美方喊話,盼望從雙邊“零關稅”開始討論,還宣稱,台美共同努力,將迎來共同繁榮的“黃金時代”。台輿論質疑,台當局總吹噓與美國的關係“堅如磐石”,更主動將台積電這張底牌拱手於美,結果遭遇背刺,“五項策略”更是“掏空台灣”,“抗美保台,正當其時”!(完) 【編輯:張依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