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發局:對等關稅僅影響香港整體出口3%分享到:
![]() ![]() ![]() ![]() ![]() ![]() 香港新聞網4月9日電 美國近日對多個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香港亦受影響。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表示,最新的對等關稅實施,實際只會影響香港整體出口約3%。且以往較依賴美國市場的地區,比如加拿大和墨西哥,會積極拓展如亞太區等新市場,香港可因此受惠。 范婉兒出席渣打銀行舉辦的中小企研討會時表示,香港中小企以往面對關稅挑戰,採取分散採購和供應鏈出海的策略以應對風險,香港出口至美國的貨值佔整體出口已降至6.5%,主要以轉口為主。而轉口貨中,來自中國內地的比例已由2017年的82%降至去年佔一半。強調最新的對等關稅實施,實際只會影響香港整體出口約3%。 范婉兒又說,全球貿易正趨向“中國加一,美國以外”,過往較依賴美國市場的地區,比如加拿大和墨西哥,會積極拓展如亞太區等新市場,認為香港地位舉足輕重,可為內地企業發展國際業務提供專業服務。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范婉兒提到,當美國向所有貿易夥伴加徵關稅,全球生產都失去替代品時未必是最差情況。她解釋,以往針對個別地方徵關稅,商家還可以去其他地方找更便宜的去代替,導致被加徵關稅的國家及地區遭受損失。但當沒有代替選擇時,成本就會主要反映在美國的消費者及通脹壓力上。 范婉兒提醒,未來6個月不明朗因素或持續,建議中小企要審慎部署 。 為應對美國關稅,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8日表示,特區政府從七方面制定策略。包括加強國際交往合作,積極深化區域合作;把握好多國需要分散地區風險的大趨勢,吸引外國企業和資金進駐香港等。 事實上,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對等關稅話音剛落,美國消費者已經“碎”了。 恐慌性搶購正在美國發生。據悉,在對等關稅政策宣布後,大量的美國消費者湧向商場搶購電動汽車、智能手機、平板電視機等電子產品,以在價格上漲前購入這些產品。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5日報道稱,特朗普釀成的這場“自殘式的關稅危機”已經引發了相當程度的混亂。 半島電視台網站近日亦刊登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馬克西米利安·赫斯的文章說,美國關稅政策對通貨膨脹造成的影響將很快顯現,但美國尚未做好應對通脹衝擊的準備。關稅政策將對美國的經濟、消費者及其在全球的地位造成極大破壞,美國消費者將成為最大輸家。(完) 【編輯:劉春】
|
視頻更 多
他們在香港開了一間“4D藝術博物館” 用一個晚上帶觀眾感受中華文化四千年
如何用短視頻展現香港魅力?十部優秀作品告訴你
中通社專訪民青局局長麥美娟:政府與青年的溝通越来越緊密
港科大研全球最小手術機器人 未來的“醫生好幫手”
香港特區救援隊緬甸救災返港 李家超點讚:你們是全港市民的驕傲
大學裡的這間RISC-V實驗室 能否為香港的芯片產業帶來新轉機?
過癮又安全的VR拳击遊戲颠覆电竞赛场 自動跟隨的飛行相機將重新定義自拍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