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購物小票曝光!美網友開始對賬“關稅附加費”

分享到:
2025-04-11 17:23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4月11日電 近日,一張含有“關稅附加費”的賬單在美國網絡引發熱議。

美國社交媒體論壇相關討論頁面

據發出截圖的美國網友介紹,這張電子賬單是一個美國母親給孩子購買夏裝後留下的。賬單顯示,這些衣服打折後總價為411.71美元,其中包含一筆44.09美元的“關稅附加費”。

這位母親查證發現,這筆費用是服裝零售商根據產品各部分的生產地區,乘以美國政府對各國加徵的關稅稅率計算出來的一筆費用,零售商將這些成本命名為“關稅附加費”後轉移給了美國消費者。

據路透社、美國“石英”新聞網等媒體報道,目前正有越來越多的美國公司已經或者正準備採取相同的做法,將自己承受的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研究公司Zalliant近期對400名美國企業高管進行一項調查顯示,44%的企業計劃將關稅帶來的更高的成本轉嫁給客戶。

這張小票在社交平台被大量轉發。“它真的開始了”,許多美國網友亦曬出近期賬單,看看自己究竟為關稅多付了多少錢。

一位在購物平台有VIP權益的網友吐槽說,89.95美元的購物清單包含了6.12美元的關稅附加費,且這筆錢不能享受平台的“先用後付”權益。

一位美國網友曬出的賬單表明,此次消費被收取了11.75美元的關稅附加費。

另一位網友曬出網絡訂單,上面註明一筆15.82美元關稅附加費。

還有不少網友則分析起大家曬出的賬單,通過計算附加費比例推測產品零部件產地,結果顯示,“中國製造”在美國日常消費中佔據重要地位。

“網絡對賬”引發熱議。有網友認為,商家把關稅附加費項目透明化是件好事,“至少我們知道價格上漲的原因”,“這是特朗普經濟時代的新常態”。

一位網友則對特朗普的支持者MAGA發問:“MAGA們是否意識到,當商品價格因關稅上漲時,更高的售價也是消費稅的計算依據?所以現在你們需要支付瘋狂的關稅,還有更多的消費稅。”

一位加拿大的網友說,“也許現在大家可以相信是消費者在支付關稅了吧,嘖嘖嘖,特朗普騙了你們。”

關稅將使美國家庭平均損失4400美元

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4月10日,美國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關稅將使美國家庭平均損失4400美元。研究人員表示,美國消費者面臨的總體平均有效關稅稅率為25.3%,為19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據悉,預算實驗室估算了截至4月9日,2025年美國實施的所有關稅措施和其他國家報復性關稅措施帶來的影響。美國政府今年以來實施的關稅措施導致物價水平短期內上漲2.7%,相當於每個家庭購買力平均損失4400美元。

報告稱,關稅措施對服裝和紡織品價格的影響尤為明顯,短期內消費者可能會面臨服裝價格上漲58%的局面。長期來看,服裝價格仍將上漲26%。

世貿組織總幹事:美“貿易吃虧論”站不住腳

世貿組織總幹事伊維拉近日刊文,給美國算了一筆貿易賬。伊維拉提供的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突破1萬億美元,佔全球服務貿易總額的13%;美國與大多數主要經濟體都有服務貿易順差,2024年順差總額近3000億美元。

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在高附加值服務領域優勢更為明顯:知識產權使用費和許可費年收入逾1440億美元,遠超其他國家;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的服務貿易出口支撐起410萬個高薪崗位,平均時薪較製造業高出25%。若僅以貨物貿易逆差斷言“美國吃虧”,根本站不住腳。(完)

【編輯:石歡歡】

視頻

更 多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
美國對華關稅增至145% 各國採購商如何看?
美國前頂尖智庫主任 香港大學教授李成:揮舞關稅大棒的美國如今很不好過
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首次在香港舉辦 千名精英共話數智未來
他們在香港開了一間“4D藝術博物館” 用一個晚上帶觀眾感受中華文化四千年
如何用短視頻展現香港魅力?十部優秀作品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