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通說:美國壓力剛緩口氣 民進黨又算計罷免搞內鬥

分享到:
2025-04-12 10:13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時下的台灣政壇,似乎有點顛倒。在野的國民黨聯合15個藍營縣市長商討應對美國霸淩關稅計劃,并向當局提出建議。

而執政的民進黨,則像是在野,當家鬧事,圖謀翻轉“立法院”議席劣勢,以重回完全執政,不受約束,為所欲為。

上個月,台民意機構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在“立法院”因太過激動,用拐杖狂敲桌子而誤傷中國民黨民代徐巧芯,被批“近乎瘋魔”。現在的民進黨又何嘗不是呢。

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突然來了個急轉彎,宣布暫緩90天。該消息讓綠營政客樂開了花,企圖再趁機拉高政治對立,繼續算計他們的大罷免事業,而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卓榮泰等就積極投入罷免演講。

民進黨民代大量宣傳“選對的人,走對的路;選錯的人,關稅125%”。潛台詞即為,中國國民黨立委不適任,都應該罷免。

“對等關稅”暫緩之計看似給台灣帶來一絲喘息機會,實則仍暗藏風險。

據報道,此次關稅政策對台灣產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造成非常嚴峻的衝擊,目前評估受創比較嚴重的是資通訊產業、汽車零組件、機器零組件、電子零件等。以台北市為例,受衝擊產業大約2800家、營業額影響約9200億元新台幣。業者透露,也有當地廠商的訂單被暫停、撤銷,後續可能引發連鎖效應,包括員工輪休、放無薪假,甚至裁員的可能。

台經濟官員也承認,關稅衝擊之下,台灣今年經濟增長率最多下滑1.61個百分點,不僅“保3”無望,甚至可能跌破2%,僅剩約1.5%。

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商務部長日前受訪時已直言,要把半導體製造“從台灣奪回來”。半導體產業向來被視為台灣經濟的支柱產業,如今除了關稅衝擊外,日後似乎還有更大苦頭在等著台灣。

國民黨籍的台北市長蔣萬安呼籲,現在是團結一致的時候,台灣此時此刻應放下對立。當局要把握這90天的關鍵時間,協助受到衝擊的中小企業、勞工以及弱勢家庭。

“現在當局都在弄政治問題,經濟上的反而疏忽了。”台灣產業界人士提出建言,民進黨當局應盡快召集相關產業來座談,不要再讓企業獨自面對美國的關稅壓力,才能減少高關稅帶來的衝擊傷害。

遺憾的是,在正需要團結社會各界商討應對策略之時,民進黨當政者的心思卻不在此。

當然,也不能說他們什麼也沒做。

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先是提出包括擴大對美采購、加大對美投資的“五大策略”,揚言要和美國“從零關稅談起”;接著又在美國媒體投書,聲稱將通過對話排除雙方貿易障礙、深化商業合作;11日,他還沾沾自喜,聲稱台灣現在被美國政府列在第一批談判的名單裡面,台當局會做好準備,讓美國好好談判,確保台灣利益。

他這一系列操作,最後落得一身罵名。輿論批評賴清德“未談先降”、以“跪式戰略”應對關稅挑戰。台灣網友則喊話 “不要再把台灣重要產業送出去了。”

英國BBC都質疑,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卻換來32%高關稅,台灣現在還有何籌碼和特朗普談判?台灣《聯合報》社論更是指出,底牌都掀光了,還能用什麼條件爭取“零關稅”?

特朗普早前在公開演講中公開羞辱尋求談判的國家,稱“他們都在給我打電話,拍我馬屁(kissing my ass)”。而賴清德沾沾自喜的“美國首批談判名單”,在特朗普口中不過是“拍馬屁”的小丑表演。

有台媒發表評論批評,經貿情勢稍有緩解,民進黨就馬上重啟政治操作,露出急切推動大罷免的馬腳,更凸顯賴清德當局擺在優先順位的,從來都不是民生,而是政治算計。

目前美方僅是暫緩實施“對等關稅”,并非永久取消;退一步言,10%稅率雖有降低,難道就不會衝擊外銷產業嗎?這場關稅戰、貿易戰是一場美國針對全世界的戰爭,世界經貿秩序將劇烈重組。面對空前變局,台灣自身危機尚未解除,百工百業仍不敢大意,民進黨就已經重新聚焦大罷免,台灣2300萬民眾看在眼裡,不知作何感想。

【編輯:錢林霞】

視頻

更 多
他們在香港開了一間“4D藝術博物館” 用一個晚上帶觀眾感受中華文化四千年
如何用短視頻展現香港魅力?十部優秀作品告訴你
中通社專訪民青局局長麥美娟:政府與青年的溝通越来越緊密
港科大研全球最小手術機器人 未來的“醫生好幫手”
香港特區救援隊緬甸救災返港 李家超點讚:你們是全港市民的驕傲
大學裡的這間RISC-V實驗室 能否為香港的芯片產業帶來新轉機?
過癮又安全的VR拳击遊戲颠覆电竞赛场 自動跟隨的飛行相機將重新定義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