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頭條

“神二十”成功飛天 有哪些值得期待?

分享到:
2025-04-24 21:04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4月24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吳一帆)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4日17時17分,搭載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後,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目前,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4月24日,搭載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中國網圖片

自2003年10月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飛天”至今,中國載人航天早已走入常態化、接力化。然而,本次神舟二十號發射任務,仍有許多值得期待。

宣沅(香港)科技交流中心研究員宋忠平本月24日接受中通社採訪時,首先關注到“神二十”航天員乘組“以老帶新”的構成。乘組由陳冬、陳中瑞、王傑3名航天員組成,陳冬擔任指令長。這是陳冬第三次“飛天”,陳中瑞、王傑則隨“神二十”踏上個人首飛之旅。

陳冬、陳中瑞是航天駕駛員。王傑則是飛行工程師。作為一位力學專業的博士,他曾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地面科研人員。

宋忠平表示,中國載人航天以老帶新,培養構建人才梯隊,老將經驗豐富,新人則綜合素質越來越高。“而且,中國也正用這種以老帶新的方式選拔未來載人登月飛船的航天員。”

23日,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召開。發言人介紹,此次任務主要目的是:與神舟十九號乘組完成在軌輪換,在空間站駐留約6個月,開展空間科學與應用實(試)驗,實施航天員出艙活動及貨物進出艙,進行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艙外載荷和艙外設備安裝與回收等任務。

宋忠平對此表示,現在中國空間站處於應用階段,有大量空間科學與應用實(試)驗要進行,包括把一些載荷帶到艙外進行實(試)驗,再拿回艙內。另外,中國空間站在高度約400公里的近地軌道運行,那裡有很多微小的太空垃圾、微小的隕石等。所以,空間站工作人員也會根據此前運營經驗,在相關區域安裝“防撞板”。

23日發布會還介紹,神舟二十號任務將以斑馬魚、渦蟲和鏈霉菌作為研究對象,開展3項生命科學實驗。斑馬魚實驗將以神舟十八號任務中建立的斑馬魚—金魚藻二元生態系統為基礎,研究微重力對高等脊椎動物蛋白穩態的影響,明確蛋白穩態對失重造成的骨量下降和心血管功能紊亂的調控作用。渦蟲具有強大的再生能力,渦蟲空間再生實驗將從個體水平進一步認識再生基本機制,研究結果有助於解決人類空間損傷等健康問題。鏈霉菌在土壤改良、植物促生抗逆、生態系統構建和維持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次實驗研究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微生物活性物質和酶在空間環境下的表達規律,為利用空間環境資源開發微生物應用技術和產品奠定基礎。

宋忠平表示,這3項生命科學實驗很專業,是為今後的深空探測、載人登月乃至登火星做基礎科研。

另外,近日,中國官方亦公布了關於未來航天員培養、上崗的一系列消息。中國第四批航天員去年8月入隊以來,按計劃開展訓練。其中的港澳航天員預計最早在2026年首次執行飛行任務。目前中國和巴基斯坦正開展巴航天員的選拔工作,最終將選拔出2名巴航天員,來華參加訓練。根據中國空間站的飛行任務規劃與合作實際進展,1名巴航天員將以載荷專家的身份參加1次聯合飛行,在軌期間除了完成乘組的日常工作外,還將承擔巴方科學實驗的操作工作。

中方還表示,正與有關國家就其航天員參與中國空間站飛行進行磋商。

“中國不僅在培養港澳地區的航天員,也在選拔外國航天員,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航天員。”宋忠平說,“未來,中國空間站有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空間站。載人航天不是獨屬發達國家的‘俱樂部’。我們也有實力,且願意提供機會從發展中國家選拔航天員,讓他們參與到人類探索太空的旅程中來。”(完)

【編輯:馬華】

視頻

更 多
香港救援隊緬甸地震搜救背後的故事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