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

謎!台灣進口上千噸美國豬肉,但市面上卻找不到?

分享到:
2023-06-07 09:3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6月7日電 自2021年1月1日起,台灣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迄今超過2年時間。據《聯合報》、ETtoday新聞雲6月6日報道,台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簡稱消基會)日前抽查台灣市面上289件含豬肉成分的相關食品,竟全然未見到任何美國產制豬肉商品,連進口量相近的法國,豬肉出現的頻率都高於美國,這也讓消基會感到困惑。消基會呼籲台灣主管機關出面說明,到底這些美國豬肉跑到哪去,清楚向民眾說明,定時公佈查廠報告、風險評估報告。

台灣市場上售賣的美國豬肉。台媒資料圖

據台媒報道,日前,台灣消基會稱,在已經實施2年的美國豬肉進口上,消費者需求的資訊透明度無法獲得充分滿足。台行政機構宣布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之初,有配套性的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及30個月齡以上之美牛進口,其中的配套措施是從“海關”到厨房5大管理措施,分別是:源頭管理、輸入查驗、清楚標示、追溯追蹤,以及市場稽查。

為瞭解這2年的管理措施是否落實,消基會於今年5月下旬展開調查,工作人員在北部、中部及南部的市場攤販(5件)、便利店(42件)、超市(146件)、量販店(34件)、百貨公司超市(50件)及餐飲業(12件)抽樣調查289件含豬肉成分的相關食品,竟全然未見到任何美國產制豬肉商品。

消基會表示,根據台“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資料顯示,今年1月至5月29日,自美國進口的豬肉共1204.06噸,豬其他可食用部位(如豬腳、大腸頭、嘴邊肉、豬頭皮、豬腸衣等)1511.47噸,自美國進口的豬肉總量略高於法國。然而,消基會尚可在市面上找到使用法國進口豬肉的相關商品,而美國進口的豬肉相關商品到底去了哪里?

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分析,也許消基會這次抽查剛好沒查到美豬。但另一種可能則是“洗產地”,來自美國卻標示其他原產地。

吳榮達表示,台灣已經開放萊豬進口超過2年,然而,目前美豬進入台灣食品市場的情況仍然存在著許多不明確的環節,消費者難以得知這些豬肉流通過程與去向。在這種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年4月再度公佈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的草案,引發消費者對政府開放進口食品安全的擔憂。

消基會呼籲,“食品藥物管理署”需要更加積極地確保食品進口的資訊透明度和安全性,以滿足消費者對於食品的合理關注和信任。民進黨當局應該加強監管措施,定時公佈查廠報告、風險評估報告等,并要求食品業者如實清楚標示產地、成分和檢驗結果,向消費者公開這些資訊。

針對此事,有島內網友批評民進黨當局,“不是說會把關,真的很垃圾!”

 

還有網友說,“不意外”。

 

還有人喊出,“查起來”。

 


【編輯:許豐悅】

視頻

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