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

頻頻受挫!台當局“新南向”政策成效不彰

分享到:
2023-07-14 14:12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7月14日電  近日,蘋果主要代工廠、富士康母公司台灣鴻海科技集團宣布退出印度半導體工廠投資項目,引起了市場轟動。據說是因為工廠建設進展緩慢、印度政府遲遲不發放補貼等。

有分析認為,從這一事例可見,企業要和大陸“脫鉤斷鏈”或所謂的“去風險”是不切實際,在操作上困難重重。民進黨當局的“新南向”政策再次受到重挫。

近些年,民進黨當局大力鼓吹“新南向”政策,鼓勵台商向東南亞等地投資,奈何頻頻受挫,成效不彰。

2017年4月,台灣地區駐東南亞代表的人事布局頻頻出亂。繼駐新加坡代表人事安排一波三折後,又傳出駐泰國代表楊國強還未正式上任就已提出請辭。

2018年12月,台當局“新南向”政策因成效不彰,“新南向辦公室”於2018年起解散。

2018年12月,越南旅行團在高雄發生152人集體逃跑事件。旅遊界人士指出,“新南向”政策使得東南亞地區在台失蹤人數增多。

2020年12月,台灣科技公司緯創在印度設立的iPhone代工廠發生暴力打砸事件,疑數千部iPhone手機被盜,造成16.7億新台幣的損失,並需停工兩周。

2021年3月,國民黨指出,民進黨當局宣稱推動“新南向政策”分散市場,但近年台灣地區與新南向18國之間的整體貿易額不進反退。

2022年8月,台民眾被誘騙至柬埔寨事件頻發,但台當局在柬埔寨連一個能讓台灣民眾求救的站點都沒有,可見“新南向政策”成效不彰。

回望民進黨當局推動“新南向”的這些年,台灣地區對東盟國家出口降低,且被排除在RCEP之外,而兩岸經貿關係不降反升,2020年度台灣地區對大陸貿易依存度達到43%的新高。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指出,民進黨當局所謂“新南向政策”意在為政治目的服務、違反經濟規律,只會對台灣經濟和台企台商造成損害。

有媒體就此評論道,民進黨當局“新南向”的失敗與兩岸經貿的繁榮發展共同說明,時代潮流不可逆,歷史大勢不可違。民進黨當局想依靠意識形態操作,推動違背經濟規律的政策措施,投入越大,損失就會越嚴重。事實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台灣經濟發展離不開大陸,兩岸同胞加強合作,台灣經濟才能有更好前景,台灣同胞才能更多獲益受惠。

 

【編輯:李泺】

視頻

更 多
李家超談上任兩周年:不斷提速提效,讓香港這艘船加速向前邁進
中通社專訪李家超:國安風險千變萬化,不能讓傷口再被挖開
巴黎奧運|港隊羽毛球奪四項奧運資格 小將冀衝擊金牌
從-3.7%到+3.3% 香港經濟正全速向前
巴黎奧運|相隔12年 港隊王嘉莉奪女子柔道參賽資格!
登上澳門最高建築 來自233米的高空VLOG!
曾志偉、譚詠麟也來打卡!香港明星足球隊試行深中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