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吳興國 “不瘋魔不成活”香港新聞網2月2日電(記者 黃璇) “不瘋魔不成活”,是京劇業內的一句行話,講的是職業精神,全情投入的職業態度。 (香港新聞網製圖) 將搖滾、舞蹈等現代元素融入京劇,以京劇形式演繹西方經典……台灣表演藝術家吳興國致力於京劇的傳承與弘揚,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道路。與京劇結緣超過半世紀的吳興國說,站在老祖宗留下的精華之上,通過自己的創作表演,得到海內外觀眾的欣賞,內心滿是驕傲。 對於部分觀眾來說,吳興國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對電影《青蛇》中那個許仙,《宋氏王朝》中的蔣介石、《新上海灘》裡的馮敬堯,想必大家都有些許印象。吳興國是目前少數橫跨電影、電視、傳統戲曲、現代劇場以及舞蹈的表演藝術家。 徐克執導的電影《青蛇》裡,吳興國(左)飾演許仙。 他自小在復興劇校學京戲。在大學期間曾加入林懷民創辦之“雲門舞集”,後來又拜台灣四大老生之一的周正榮學習京劇,常年的自律和良好的形體表現力,讓吳興國塑造的人物都帶有一種清新脫俗的氣質。但是他沒有尊崇老師的祖訓,老是想著改良京劇。“我接觸太多的養分在我的身體裡面,我跟我的老師磕頭,但是我又回不去了。” 1986年,為了振興探索京劇蛻變之可能,創辦當代傳奇劇場。劇場前身是“興中會”——一幫愛看吳興國的戲、對京劇感興趣的大學生夜夜聚集在吳興國家裡,商量怎麼改良京劇。文學不行,最簡便易行的方式就是嫁接,“莎士比亞的文學全世界都認可,我去跟你結合,失敗了是我的問題。”這就是吳興國“當代傳奇”系列莎翁戲的由來。第一齣,就是由莎翁四大悲劇之一《馬克白》改編而來的《慾望城國》,把話劇、現代舞、電影等元素,放入戲曲中。 《慾望城國》劇照。 無論在台灣還是大陸,獨立做劇團都不是容易的事,創作一部新戲要耗費很大的精力和金錢,僅僅依靠票房沒有辦法收回成本,吳興國只能把拍電影賺來的錢投到劇團裡,“從1992年開始每一年拍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我把全部片酬都放在劇團上。” 大膽的創新突破,讓吳興國也受到一些質疑和非議,當時有不少人認為京劇應遵循傳統形式。“創團的時候很辛苦,天天被罵‘叛逆’”,面對創作屢遭拒絕、被劇場封殺,加上經費困窘,他一度心灰意冷,1998年甚至宣布休團。吳興國形容自己是一位非常虔誠的京劇演員,但當時就像“亞細亞的孤兒”被丟棄了一樣。 後來劇團被一個法國導演亞莉安‧莫努虛金請去法國陽光劇場演出《李爾王》,演完當時在座的人都驚呆了。在聽說當代傳奇劇場即將解散,這位法國劇作家一激動直接抓住吳興國的脖子,“她跟我說要是我不重新回到舞台就殺了我,意思就是那麼好的科班出身的演員怎能隨便放棄。回台灣後我默默決定一定把我的劇團再成立起來,沒錢、沒人、沒場地我都認了,我在馬路上也可以把它全部演完,這個決定比出家還要難”。 經過兩年思考與重整,吳興國又“活”了過來。自編、自導、自演,一人分飾十個角色的復團之作《李爾在此》登場,吳興國借該劇傳達自身心境,探討演員本質。 【延伸閱讀】 《李爾在此》吳興國一人分飾十角成焦點。 吳興國(右)與崑曲表演藝術家張軍合作的《凱撒》,本月將在香港首演。(香港中通社記者 黃璇攝) 《暴風雨》《等待果陀》《夢蝶》《水滸108》……吳興國率劇團推出的作品層出不窮,到即將於本月在香港首演的《凱撒》,“幾乎沒有一個戲的風格是一樣的,我們就是需要去不斷碰撞,創出新作。”多年傳統藝術表演經驗,日後吳興國即使退下表演的舞台,心裡依舊懷抱著傳承與推廣之心。未來他希望自己能幫年輕一代做些戲,向下扎根,實踐著新編京劇在當下這個時代的另一種可能。 廉頗漸老,但曾攪動傳統京劇界、將東方戲曲帶上國際,“不瘋魔不成活”的勁兒,始終在。 【編輯:黃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