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

台報社論:蔡當局頻頻挑釁令台置身險境

分享到:
2021-11-01 16:06 | 稿件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核心提示:社論稱,台當局在兩岸關係上繼續走鋼索,是置己身於最大險境。

  台灣《中國時報》10月31日發表社論,題為《蔡當局要征兵還是要停止挑釁》,全文摘編如下:

  隨著(上世紀)60年代經濟發展,70年代政治改革,1987年解除戒嚴、1988年開放報禁,接著漸進對大陸開放探親、旅遊及經商,兩岸關係欣欣向榮,數百萬台商赴陸經商、生活,兩岸共同發展成為硬道理。

  台灣與大陸最有利的發展方式,是在既有基礎上與大陸維持穩定的交流關係,相互“化異求同”,提升兩岸對共同文化、歷史的認同。維持穩定的兩岸關係,是台灣發展策略的重中之重。

  但自民進黨上台後,因自己的意識形態,加上美中兩強採取對抗的姿態,民進黨當局認為遇到百年機遇期,在“親美抗中”戰略下,百般挑釁中共,向美示好,兩岸關係一去不復返。政治人物為了獲取選票,滿足自己的政治利益,根本不管民眾的感受,似乎對大陸“罵聲”越大就表示越“勇”。這種做法,只會將台灣人民深陷於戰爭的陰影中。

  兩岸軍事實力的差距不斷增大,美國這幾年不斷對台軍售新式武器,台當局只會利用美國軍售做島內宣傳,向民眾賣弄與美國關係良好,暗示台海一旦有事,美軍必定馳援。其實美國發現台軍自募兵制後,部隊訓練不足,比我們還著急,自己都不爭氣了,還指望美軍為台灣流血?

  年輕人不願服兵役,蔡當局不敢得罪年輕人,還在兩岸關係上繼續走鋼索。這明明是置己身於最大險境。民進黨當局必須在擴大征兵、延長役期和停止挑釁大陸之間作出選擇。

【編輯:通編】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新加坡教授:對華關稅戰暴露美國製造業“軟肋” 中國要爭取產業話語權
Web3頂級音樂會香港開唱 黃貫中陳慧琳等大咖雲集
一場香港美聲慈善音樂會 奏響基層“閃耀之星”的藝術夢
過萬人一起吃盆菜是種什麼體驗?現場市民:場面震撼 氣氛很好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