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駐德大使:“理解、尊重、珍視”才是中德、中歐正確相處之道

分享到:
2021-11-09 15:19 | 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日前表示,歐盟提出的對華關係“夥伴、競爭者和制度對手”的三重定位是自相矛盾的,不僅是對雙邊關係的誤讀,也是對公眾對華認知的誤導。他表示,“理解、尊重、珍視”三分法才是中德、中歐之間正確的相處之道。

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

吳懇日前以視頻致辭方式出席德中友協聯合會年會時作出上述表示。

吳懇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中德關係最新情況,並著眼中德建交50周年,針對“中國的發展對歐洲是機遇還是威脅”“制度差異的鴻溝是否不可逾越”“中德、中歐的競爭矛盾是否不可化解”等德對華認知領域三大關鍵問題詳細闡述中方立場。

吳懇指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雖是德國的近4倍,但中國有14億人口,是德國的17倍,人均GDP尚不足德國四分之一。2020年中國居民人均月收入折算下來360多歐元。相比之下,德國稅前平均月收入近4000歐元。中國在一些領域走向產業鏈高端,但絕大多數領域仍處在產業鏈的中低端。優勢互補、合作共贏仍將是未來中德、中歐合作的主導模式。全球化時代,合作才是化解競爭矛盾的最佳途徑。“歐洲確實應該像有些媒體所說的那樣,更加自信地擁抱對華合作。中德、中歐應該成為相互成就、共同成長的夥伴,而非妳輸我贏的競爭對手。”

“坦率講,歐盟提出的對華關係‘Dreiklang’(夥伴、競爭者和制度對手)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不僅是對雙方關係的誤讀,也是對公眾對華認知的誤導。”吳懇表示,與之相反,德中友協倡導的學會“理解、尊重、珍視”(verstehen, respektieren und schätzen lernen)才真正應該成為中德、中歐關係的“Dreiklang”。

【編輯:凌玉辉】

視頻

更 多
全球第四!香港首季IPO集資額升287%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