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完善“熊貓債”管理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12月2日電(記者 黎金良)為進一步擴大金融市場雙向開放,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聯合發布關於境外機構境內發行債券資金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完善境外機構境內發行債券(以下簡稱熊貓債)資金管理要求,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在境內債券市場融資。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據人民銀行2日在官網公布,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統一銀行間和交易所市場熊貓債資金登記、賬戶開立、資金匯兌及使用、統計監測等管理規則。 二是規範登記及賬戶開立流程,熊貓債發行前在銀行辦理登記,允許分期發行中首期登記開戶、後續發行後逐次報送發行信息,並可共用一個發債專戶。 三是完善熊貓債外匯風險管理,境外機構可與境內金融機構開展外匯衍生品交易管理匯率風險。 四是明確發債募集資金可留存境內,也可匯往境外使用。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2日對香港中通社表示,新政策對熊貓債統一了管理規定、完善了制度框架,並在登記、專戶、資金使用、匯兌、還本付息、統計監測等方面訂立了劃一的管理細則。可以說,不斷完善相關政策支持、制度配套和規則細化,逐步掃清了在熊貓債市場漸進式發展道路上的的障礙和技術性問題。這有利於促進發行主體和投資者的多元化、推動債券市場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有利於擴大熊貓債市場規模、更好地滿足機構和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組合配置需求。 龐溟分析,參照歐洲美元債市場、其他歐洲債券市場、武士債(日元外債)市場的發展經驗,這將進一步提升二級市場深度、流動性和交易活躍度,進一步簡化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投資流程,進一步提升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金融市場的便利化水平,進一步豐富可投資的境內金融資產種類和人民幣資產種類,進一步推動中國金融市場由渠道式開放轉為全面的、多層次的、高水平的制度型開放格局。 從更高的角度來說,龐溟認為,這反映了在確保安全可控、提升監管能力建設的前提下,監管機構穩妥積極推動金融市場雙向有序開放,以同一套制度規則依法監管統一的金融市場、服務平等的各類市場主體,促進金融業實現制度性、系統性、整體性、公平性、規則化、常態化、透明化的高水平對外開放,並切實增強自身競爭能力、開放監管能力、風險防控能力,促進金融監管與法制體系健全發展,推動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並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完) 【編輯:黎金良】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東部戰區開展聯合演訓,背後有這三點考量?
鄧炳強:感動市民明白維護國安重要性 現時香港仍面臨四大國安風險
22年的懷念 歌迷永遠寵愛張國榮
東江水供港60年 李家超:是國家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深情典範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剛結束 這家跨國企業就宣布在香港投資3億
香港七人欖球賽2025 超11萬次觀眾入場 遊客大讚香港是最棒的!
記者帶你走一圈!看首次於香港啟德體育園舉辦的七欖氣氛如何?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