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西安煥新妍 不止因中國—中亞峰會香港中通社5月19日電(記者 吳一帆) 中國—中亞峰會18日至19日在中國陝西西安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峰會,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五國總統應邀與會。18日晚在西安知名文化地標——大唐芙蓉園,中國為中亞五國貴賓舉行唐朝傳統的迎賓儀式。紫雲樓前禮樂和鳴,明快有力的古代佾舞、絢麗婀娜的芙蓉花舞配合詩歌、燈光元素,表達了中國人最誠摯的歡迎,流光溢彩的西安成為世界焦點。然而,本次峰會並不是近來這座古城吸引關注的唯一理由。 18日晚在西安大唐芙蓉園舉行表演,迎接出席中國—中亞峰會的貴賓 西安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歷史與現實在此交融。自公元前138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起,古代中國自西漢都城長安(今西安),經今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直至羅馬的商道逐漸開通,長盛不衰。由於絲綢是這條路上代表性的交易貨品,為沿途人民所喜愛,19世紀末,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中國》一書中把這條源遠流長的商道稱為“絲綢之路”。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中亞地區更是共建“一帶一路”首倡地,見證了“一帶一路”帶來的實效與福祉。過去10年間,習近平主席先後7次到訪中亞。截至今年4月底,從古絲綢之路起點西安開往中亞國家的中歐班列長安號已累計開行4294列。5月13日,西安—烏魯木齊—阿什哈巴德航班開通;5月18日,西安—烏魯木齊—杜尚別航班開通,西安在全國率先實現通航全部中亞五國。 除了傳承古絲綢之路上的樞紐作用,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繼續擔當重要角色,西安近年來還巧妙挖掘根植於歷史底蘊的文旅特色,讓古都在傳統文化與時尚潮流的交融碰撞中煥發魅力。 以今年4月底至5月初的中國“五一”假期為例,此間據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統計,西安共接待遊客1330.5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07.46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同比疫情前的2019年分別增長19.23%、29.59%。 如今不止在假日,穿著中國傳統漢服逛這座漢唐古都都成為西安街頭的時尚。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等文博機構文物珍貴,策展水平高,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中外遊客。“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在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以北建造的“大唐芙蓉園”文化主題公園等成為休憩好去處,向市民遊客傳遞著唐朝相關文化知識與人文氛圍……今日西安的魅力,得益於數千載積澱,卻也離不開當下人們了解、熱愛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這是將靈感、創意落實到城市規劃的動力。 談及西安,服飾史學者、南京曉莊學院客座教授黃強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唐朝國力強盛,社會開放,西域少數民族以及波斯等外國人紛紛來到都城長安,其中包括使臣、求學的留學生、來做生意的商人、謀生的藝人……他們在長安停留、居住,甚至娶妻生子。唐朝流寓長安的西域胡人有數千之多。 穿胡服的唐俑(黃強供圖) 黃強說,唐代時,長安的漢族士大夫也喜歡觀看胡人表演的異域風情舞蹈。胡人著胡服,奏胡樂,跳胡舞,服飾別具風格,音律美妙,舞姿婆娑,讓唐代士大夫大開眼界,領略到不同風格的美。西域胡人帶來的本民族文化也影響著唐朝文化的形成。唐朝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很繁榮,正得益於其兼收並蓄的包容性,不僅不排斥外來文化,反而廣為吸納。 從歷史回到現實,黃強說,今天的“一路一帶”倡議、中國—中亞峰會等,代表著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和諧交流,也是對唐朝長安這種開放傳統很好的傳承。另一方面,中亞五國等人士看中國人的服飾、文化活動,從他們的眼光看,也是異國採風。所以,中國人也應向世界傳播漢服等中國物質文明,以及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等精神文明,讓世界更了解中國。(完) 【編輯:吳一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