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美媒:在這個方面,中企遠超美企

分享到:
2023-09-06 18:01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9月6日電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9月3日報道,在太陽能、風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收入方面,美國企業遠遠落後於中國同行。

1月28日,工人在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合肥循環經濟示範園內某太陽能光伏組件生產公司的車間作業。新華社圖片

報道稱,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統計,美國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只有3.4%的營業收入來自清潔能源,僅僅達到中國上證綜指成分股公司的一半水平。

在各大公司努力向凈零排放轉型的背景下,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分析師調查了8000多家企業的經營狀況,判斷其收入中有多大比重來自清潔能源。

據報道,供職於彭博新能源財經的邁克爾·戴利說:“把商業模式轉向更環保的活動不僅僅是為了保護地球。這對於那些幫助推動能源轉型的公司來說,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機遇。”

諸如太陽能領軍企業隆基綠能和通威集團之類的中國公司受益於本國在清潔能源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彭博新能源財經表示,清潔能源股權投資機遇在亞太地區最為集中。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估計,亞太地區有680多家公司半數以上的營業收入源自清潔能源領域(包括可再生能源與核能、電氣化交通、生物燃料、氫燃料以及碳捕獲)。相比之下,這樣的公司在美國只有近410家,在歐洲、中東和非洲有近430家。

戴利表示,公司財報的模糊性增加了分析師推算清潔能源收入占比的難度。比如,多數大型油氣企業沒有把清潔能源收入列為單獨項目。還有一些公司,比如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和馬拉松石油公司,沒有提供任何關於清潔能源收入的信息。

報道稱,不出意料,幾乎所有可再生能源生產與開發企業的大部分收入來自清潔能源,這些企業因此獲得了彭博新能源財經的A1評級,比如中國的寧德時代和丹麥的維斯塔斯風力技術公司。

在汽車領域,美國的特斯拉和中國的比亞迪是顯而易見的領導者,清潔能源收入占比遠高於德國寶馬、美國福特等傳統車企。

展望未來,戴利表示:“隨著更多新能源車型發佈和更多支持電動汽車的新政策出台,我們預計傳統車企將提高電動汽車所占比重。”

【編輯:馬華】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菲律賓“鬧海”戲碼不斷 是要試探中國海警新規底線?
香港理大校長滕錦光:讓科研能夠在現實的生活中應用
香港理大校長滕錦光:要“搶”人才 也要有舞台
聽澳門特首賀一誠談談什麼是“澳門的底氣”
從“坐一天”到“睡一覺”,香港新開通的“夕發朝至”動臥列車體驗如何?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 “機遇灣區”生機勃勃
港澳一家親!澳門特首:香港永遠是澳門的老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