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實現多個首次!中國航天員已圓滿完成14次出艙活動

分享到:
2024-05-28 09:28 | 稿件來源:香港新聞網

【字號:

香港新聞網5月28日電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自4月26日順利進駐空間站組合體以來,截至5月27日,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已在軌工作生活32天。

根據央視新聞報道,目前,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空間站組合體運行穩定,具備開展出艙活動條件,將擇機實施第一次出艙活動。

神十八乘組針對出艙活動做了哪些準備?

針對此次出艙任務,神舟十八號三名航天員都需要進行哪些準備?來瞭解一下。

在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進行首次出艙活動之前,他們對艙外航天服進行了檢查測試。艙外航天服在航天員出艙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中國空間站里面一共有三套艙外航天服,均為“飛天”第二代航天服,采用滾動使用的方式支持航天員開展出艙活動。

雖然在地面訓練過程中,航天員已經對著艙外服進行了無數次訓練,但是由於在地面無法完全模擬失重環境,所以在正式執行出艙任務之前,航天員還會在軌進行相應的著服訓練。每一套艙外航天服單次可支持工作時間為8小時

根據此次出艙活動的任務安排,航天員們還對作業過程中,需要用到的艙外作業設備及工具,進行了狀態設置確認。

中國空間站目前是三艙兩船的狀態,出艙任務中,機械臂可以快速地將航天員送往作業點位,在執行出艙任務之前,航天員也會對機械臂的狀態進行確認,并預先對相關的操作進行在軌的複習、訓練。

同時,航天員們還會對出艙活動手册進行集中學習、推演,確保整個出艙任務能够順利、有序按照計劃進行。

中國航天員已圓滿完成14次出艙活動

自從進入空間站階段以來,中國航天員乘組目前已經圓滿完成了14次航天員出艙活動,開展了多項艙外設施設備的安裝工作,檢驗了航天員與大小機械臂協同工作能力和出艙活動相關支持設備的功能性能。

其間實現了多個“首次”,在浩瀚太空留下了更多中國“足跡”。

2021年7月4日,經過約7個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中國空間站階段首次出艙活動。完成了艙外活動相關設備組裝、全景相機抬升等任務,首次檢驗了中國新一代艙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一個月後的8月20日,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二次出艙活動,進行了安裝擴展泵組、抬升全景相機、安裝艙外工具箱等工作,進一步檢驗了航天員與機械臂協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艙活動相關支持設備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於2021年11月8日和12月27日圓滿完成了兩次出艙活動,開展了機械臂懸掛裝置與轉接件安裝、空間站艙外全景相機抬升、艙外作業點腳限位器安裝及相關工效驗證、攜物轉移驗證等操作,還完成了著艙外服在太空進行典型動作的測試,為後續的組裝建造任務積累了經驗。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在軌期間圓滿完成了三次出艙活動。他們也是首個從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的航天員乘組,首次進行艙外救援驗證作業,首次實現跨艙段艙外行走,檢驗了航天員與小機械臂協同工作的能力,驗證了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和出艙活動相關支持設備的功能性能。

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個乘組出艙活動紀錄。四次出艙活動期間,神舟十五號3名航天員在艙內艙外密切協同,先後圓滿完成了艙外擴展泵組安裝、跨艙線纜安裝接通、艙外載荷暴露平台支撐桿安裝等任務,為後續開展大規模艙外科學與技術實驗奠定了基礎。

2023年7月20日,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先後進行了核心艙全景相機B在軌支架安裝及抬升、夢天艙全景相機A和B解鎖及抬升等任務。至此,空間站8部相機抬陞任務全部完成。

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完成了中國首次在軌航天器艙外設施的維修任務。通過2023年12月21日、2024年3月2日兩次出艙活動,對空間站艙體狀態進行了巡檢,對天和核心艙太陽翼進行維修工作,消除了前期因太空微小顆粒撞擊產生的影響,經評估分析,太陽翼發電性能狀態正常。(完)

【編輯:曾瑜梅】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菲律賓“鬧海”戲碼不斷 是要試探中國海警新規底線?
香港理大校長滕錦光:讓科研能夠在現實的生活中應用
香港理大校長滕錦光:要“搶”人才 也要有舞台
聽澳門特首賀一誠談談什麼是“澳門的底氣”
從“坐一天”到“睡一覺”,香港新開通的“夕發朝至”動臥列車體驗如何?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 “機遇灣區”生機勃勃
港澳一家親!澳門特首:香港永遠是澳門的老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