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億攝氏度“燃燒”101秒!中國“人造太陽”創造新世界紀錄分享到:
![]() ![]() ![]() ![]() ![]() ![]() “98、99、100!”5月28日凌晨3時02分,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EAST控制大廳,當大屏幕上數字突破100秒瞬間,所有人起立歡呼。 基於40多年努力,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創造新的世界紀錄,成功實現可重復的1.2億攝氏度101秒和1.6億攝氏度20秒等離子體運行,向核聚變能源應用邁出重要一步。 實驗總負責人龔先祖興奮地大吼一聲,擊案而起。身旁的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宋雲濤輕拍了他兩下,兩人擁抱在一起。 EAST是國家發改委批準立項的“九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擁有類似太陽的核聚變反應機制。核聚變能源的原材料在地球上幾乎取之不竭,排放無污染,被視為“終極能源”。 實現核聚變發電的兩大難點是實現上億度點火和穩定長時間約束控制。本次實現1.2億攝氏度101秒等離子體運行,是中國首次在國際上采用全金屬主動水冷第一壁、高性能鎢偏濾器等關鍵技術。 新世界紀錄,將1億攝氏度20秒的原紀錄延長了5倍。 目前,EAST上的核心技術有200多項、專利近兩千項,匯聚“超高溫”“超低溫”“超高真空”“超強磁場”“超大電流”等尖端技術於一爐。總功率達34兆瓦,相當於約6.8萬台家用微波爐一起加熱。為了讓1億攝氏度與零下269攝氏度共存,要用地表大氣壓約一千億分之一強度的“超高真空”隔熱。 為支撐這個復雜極端系統,EAST上近百萬個零部件協同工作。 “實現新紀錄,進一步證明核聚變能源的可行性,也為邁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礎。”宋雲濤說。 據悉,下一代“人造太陽”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已完成工程設計。根據中國磁約束核聚變路線圖,未來瞄準建設世界首個聚變示範電站。 【編輯:lingyuhui】
|
視頻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