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地
中國科學家創造現場光纖量子通信新世界紀錄分享到:
![]() ![]() ![]() ![]() ![]() ![]() 香港中通社6月24日電 據媒體24日報道,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等人,近期突破現場遠距離高性能單光子干涉技術,採用兩種技術方案分別實現428公里和511公里的雙場量子密鑰分發,創造了現場無中繼光纖量子密鑰分發傳輸距離的新世界紀錄。 雙場量子密鑰分發是一種新技術,適合於實現遠距離量子通信。但量子信號特別脆弱,實際應用場景中的聲音、震動、溫度變化等都會產生干擾,同時光纜的熱脹冷縮效應,以及同一光纜中不同光纖間的信號串擾等,都使得現場實現非常困難。 近期,潘建偉團隊在連接山東濟南與青島的“濟青幹線”現場光纜上,研發出時頻傳輸技術和激光注入鎖定技術,將現場相隔幾百公里的兩個獨立激光器的波長鎖定為相同。再針對現場複雜的鏈路環境,開發了光纖長度及偏振變化實時補償系統,並精心設計了量子密鑰分發光源的波長,通過窄帶濾波將串擾噪聲濾除。 結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尤立星小組研製的高計數率低噪聲單光子探測器,他們將現場無中繼光纖量子密鑰分發的安全成碼距離擴展至500公里以上。 據介紹,上述研究成果成功創造了現場光纖無中繼量子密鑰分發距離的新世界紀錄,超過500公里的光纖成碼率打破了傳統無中繼量子密鑰分發所限定的成碼率極限。在實際環境中證明了雙場量子密鑰分發的可行性,為實現長距離光纖量子網鋪平了道路。 日前,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和《自然·光子學》分別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
視頻更 多
新加坡學者: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恰恰在於它不夠高端 這能讓中國至少再吃10到20年紅利
四月的香港“科技含量”爆滿 最新科創產品和全球科技菁英齊匯聚
小鵬X9全球首場上市發佈會香港舉行 現場嘉賓大讚“中國智造”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夏寶龍:關鍵時刻出賣國家利益必將背負歷史罵名
【通講壇】特朗普又變卦?專家:他對貿易看法還停留在上世紀
中國機器人製造商回應美國關稅威脅:很多時候我們是海外客戶唯一的選擇
面對美國關稅政策 中國商家覇氣喊話:你在別的地方買不到這麼多好產品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