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中國迎頭趕上,美國有點慌:要廣納全球理科英才

分享到:
2022-01-23 14:36 | 稿件來源:觀察者網

【字號:

當地時間21日,美國政府宣佈了一系列簽證新規,旨在為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STEM)的外國留學生和專業人士長期留在美國提供便利。在支持者看來,新規不僅將提昇美國人才實力,還有助於緩解國內勞動力危機。也有人抨擊稱,這將對美國本土學生和工人造成不利影響。

值得註意的是,盡管美國白宮官方文件對中國只字未提,但多家美媒同時提到了中國在科研領域追趕美國的趨勢。連拜登政府官員也坦承,此舉是為了“跟上中國等競爭對手的步伐”。

福克斯新聞:拜登公佈了吸引外國STEM學生的簽證政策

《華爾街日報》:拜登更新簽證以留住國外STEM學生

綜合美國《華爾街日報》、福克斯新聞21日報道,簽證新規最重要的變化,莫過於擴大國際學生可以學習的學科數量,從而獲得在美國工作的學生簽證。在這一方面,美國國土安全部計劃增加22個新的符合條件的學位領域,包括數據科學和金融分析;根據新規,STEM學科留學生畢業後將被允許在美國工作三年,而非目前所有國際留學生享有的一年待遇。

第二項變化與J-1簽證(一種非移民簽證,簽發給赴美參加美政府“交流訪問者計劃”的各類外籍人士)有關。在這項調整中,持J-1簽證的國際學生可在美國工作長達36個月,而目前的規定是18個月。

美媒指出,美國政府此舉旨在為打算申請H-1B(技術工作簽證)的科研人員提供替代方案,因為H-1B是國際學生為留在美國最受歡迎的簽證類型,但由於每年發放的數量有限,總是出於供不應求的境地。

在第三個方面,新規有助於STEM領域特殊人才申請O-1簽證(非移民工簽)。O-1簽證又被稱作“傑出人才簽證”或“愛因斯坦簽證”(Einstein Visa),不僅沒有年度名額限制,沒有最長工作年限限制,也不需要進行抽簽,“是出了名難申請的簽證類型”。

拜登政府還發布了新的指導方針,幫助更多申請綠卡的STEM專業人士更快拿到綠卡,有可能縮短數個月的申請時間。而從以往的情況來看,當雇主為外國雇傭申請綠卡時,他們需要證明這些工作是沒辦法用美國人替代的,時間非常拖踏。

美聯社形容,拜登政府的這些新規,目的在於確保美國“成為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磁石”,吸引那些取得突破、將推動經濟增長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政府數據顯示,國際學生越來越成為學術研究的命脈。

拜登政府官員則表示,為了讓外國STEM畢業生更容易在美國生活和工作,而不是在其他移民制度更友好的國家,這些變化是必要的。

白宮也毫不掩飾地希望這些新規能夠為美國帶來大量科學技術人才——正如我們長期承諾的那樣,新人才為美國提供了全球競爭優勢,我們必須繼續在這方面發揮領導作用。

白宮就簽證變化發布的文件

一些高等教育和商業活動人士也對拜登政府的舉措表示歡迎,認為這是有意義的改變,有助於吸引學生來美國,或者讓他們畢業後更容易在美國工作。此外,新政還有助於緩解目前勞動力短缺的危機。

然而在一些批評人士眼里,為國際學生降低留美門檻無疑將損害本土工人的利益,還會鼓勵公司和大學優先考慮外國學生,從而對美國本地申請者造成衝擊。

“對那些喜歡富有的外國學生的大學,以及試圖逃避工資稅的公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勝利,但對美國學生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損失。”美國移民改革聯合會成員豪曼(RJ Hauman)說。

拜登政府此時改動簽證政策,與美國對國際學生吸引力下降不無關聯。

在過去五年,美國高校國際學生入學人數持續下滑。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在加拿大、英國等其他英語國家學習,因為這些國家的教育成本更低,獲得永久居留權也更加容易。而在拜登政府時期,新冠疫情嚴重衝擊政府財政資源,導致移民系統積壓情況急劇惡化。政府數據顯示,從申請公民身份、綠卡到工作許可證,幾乎每件事的流程逗比以往花費了更長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這些國內政策制度方面的頑疾,包括福克斯新聞、美聯社、《華爾街日報》在內的一眾美媒報道此事時,還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中國因素。比如《華爾街日報》提到,這些舉措旨在推動美國的創新,同時跟上中國等競爭對手的步伐。

美媒援引拜登政府國家科學委員會(National Science Board)本周發布的一份報告稱,持有臨時簽證的國際學生占美國經濟學、計算機科學、工程、數學和統計學博士學位人數的一半以上。但在科學和工程領域,中國2018年的博士畢業生數量接近美國,正在迅速縮小與美國博士學位的差距。

連白宮新聞簡報都對中國只字未提的情況下,這些媒體報道的指向,多少體現了美國一部分人面對中國科技創新和人才競爭的焦慮。也正是在這種盲目競爭心態的作用下,美國政府近年來不斷使出陰招,試圖通過一系列涉華法案,在科技、教育領域對中國無理打壓,特別是在人工智能,材料科學等學科對中國留學生進行限制。

去年7月,500多名中國理工科研究生申請赴美簽證時遭美國拒簽。這500多名學生均為申請赴美攻讀博士或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大部分學習電氣電子工程、計算機、機械等理工類專業。特別是在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商務部於2018年發起“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美國執法部門在辦案指標驅動下,大搞有罪推定,使不少在美華人留學生、學者和科學家遭到迫害與汙蔑。

2020年4月,美國反華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還曾叫囂,應禁止中國留學生赴美學習理工科,只能學習文科,例如“學莎士比亞和《聯邦黨人文集》”。

這樣荒謬而失控的打壓,是否能為美國帶來對華競爭優勢?答案十分明顯。

香港英文媒體曾撰文分析,中美之間的競爭通常被形容為科技、經濟和軍事等全方位的競賽,但最基礎的就是每個國家吸引和留住人才、培養未來勞動力的能力。許多分析人士擔憂,將華裔的美國科學家集體調查一遍,並限制中國學生赴美求學,將讓美國喪失科技領導地位。

“許多有中國國籍科技領域學生,預計將成為美國科研的潛在後備軍”。報道寫到,根據一項美國喬治城大學的研究,2018至2019學年,超過14.3萬的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各所大學學習STEM學科,其中約3.6萬名中國博士生從事前沿技術研究。但隨著一系列迫害中國學生、學者的事件發生,他們當中的許多人開始重新思考未來。

“把和中國的競爭作為美國走向封閉保守的藉口,只會讓我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密歇根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瑪麗·加拉格爾(Mary Gallagher)說,“如果美國對國際學生關門,他們只會去別的國家,最終受損的還是美國,而不是中國。”

【編輯:俞丹鳳】

視頻

更 多
【你不知道的香港】特別的非遺文化——一份送給逝者的禮物
中老鐵路還能這樣運輸!55台“貴州造”新能源客車“坐火車”出境到萬象
中國車企搶佔東南亞新能源車市場
智能手機都落伍!這款港產眼鏡功能強大超出想像
【通講壇】投票日在即,此次美國大選為何不打“中國牌”?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順利發射 已進入預定軌道
香港搭的士不需要現金了?“刷卡、掃碼打的”時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