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安倍遇刺身亡對中日關係走勢有何影響

分享到:
2022-07-09 21:23 | 稿件來源:香港中通社

【字號:

香港中通社7月9日電(記者 黎金良)近幾天,國際發生兩件大事,先是7月7日英國首相約翰遜宣佈辭職,接著是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震動日本政界。巧合的是,英國與日本都是美國的左膀右臂,是美國在歐洲和亞洲戰略部署的兩個重要支點國家。

約翰遜是對俄的強硬派。今年2月俄烏衝突以來,他曾兩度親赴基輔為烏克蘭打氣,並承諾會向烏提供援助。可以預見,約翰遜的倒台或有助紓緩歐洲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甚至影響俄烏局勢的走向。

安倍晉三雖然已卸任日本首相,但其影響力仍然很大,甚至被稱為日本的“太上皇”。所以,安倍遇刺身亡,令人關注將對日本政壇以至中日關係帶來什麼變化。

從歷史看,安倍在2006年9月到2007年9月首次擔任日本首相,但只有短短一年便辭職。2012年12月,安倍復出,至2020年9月才以健康不適為由辭去首相職位。他是連續在職時間最長的日本首相。

從安倍第二次擔任日本首相的近八年間,中日關係發生了變化。


安倍晉三。新華社圖片


首先,從當時國際環境看,2008年美國遭遇金融危機,這是一場世紀金融海嘯。2009年,奧巴馬擔任美國總統,由於遭受金融海嘯重創,美國想盡辦法要從經濟衰退中復甦,這時歐洲方面的經濟更差。而在東方的中國,不論是從哪一方面來看,都像是正在冉冉上升的太陽。

安倍再次出山,認準了三件事。第一,日本經濟仍然陷入困境,這是所謂的“失落的20年”。

第二,就在這幾年,日本看到了中國強勢崛起的勢頭,首先是2010年中國的GDP首次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在2000年的時候,日本的GDP是中國的四倍,這才不過十年的光景,日本亞洲第一、全球第二的經濟總量,被中國超越。

2000年初期,時任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一次美國傳媒的訪談中曾說:“大家都認為中國是21世紀崛起的龍,不是的,亞洲崛起的龍,是日本,不是中國”。可以看到,日本是不甘心被中國超越的。

安倍可以說是石原慎太郎的繼承人,被日本右翼視為復興希望的人物。因此,安倍在上任後滿一年,不顧亞洲鄰國的強烈反對,執意到靖國神社參拜。日本對中國的動作也增多,例如2012年的釣魚島國有化事件,中日兩國的關係處於緊繃的狀態。

第三件事,安倍看到美國同樣擔心中國崛起勢頭太過強大。

安倍想拉攏美國對抗中國的心思,從他走的第一步棋已經顯露:要求美國把釣魚島列入美日安保條約的適用範圍。美國也因此改變以往的模糊政策,配合日本,把釣魚島納入美日安保條約的適用範圍之內。

安倍這時期採取了“經濟中國“、“軍事美國”的兩手策略。一方面是從中國方面拿好處,另一方面是安撫中國,讓中國覺得日本並沒有完全倒向美國。實際情況是,安倍很可能已經為中日關係定調。

2017年,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在其上台不到一個月,安倍第一個跑到美國拜訪特朗普,並在訪問前宣佈未來十年在美國投資約1500億美元,在美國創造70萬個就業機會。

事實上,安倍卸任之後仍非常活躍,不是經常參加各種公開活動,就是頻繁接受採訪,所以他在日本社會維持了較高的存在感。此外,他作為自民黨黨內最大派系的領導者,在日本政界也擁有較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而岸田政府經常提及將防衛預算提升至GDP的2%以上,就是受安倍影響。可以說,安倍雖然卸任,但其影響力仍在。

適逢今年下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五十周年,隨著安倍的離去,中日關係今後走勢將如何,這是值得留意的。(完)


【編輯:黎金良】

視頻

更 多
匯聚世界各地藝術臻品的秋拍現場 哪些藝術品值得大家留意?
一張香港飛香港的機票 與180名學員友師空中暢游
她用一把剪刀 剪出“紙上香港”
港產龍鳳胎大熊貓百日慶 香港市民激動受訪:盈盈媽咪辛苦了
梁朝偉 黃仁勳獲科大頒授榮譽博士 
海南艦人氣超旺 現場市民直呼想上去參觀
潮汕僑商富甲天下的秘密 原來就藏在這個小村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