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正在填補美國留下的國際貿易“真空”分享到:
香港新聞網12月2日電 美國《國會山報》近日發表題為《拜登的貿易議程:沒有貿易政策,不願貿易政策--或兩者兼備?》的文章。文章稱,拜登政府正積極努力地“限制”而不是“促進”國際貿易,連其“最親密”的盟友們也不能幸免。然而,與此截然相反的是,中國正積極地尋找新的貿易夥伴和機會。 美國《國會山報》報道截圖 文章稱,許多評論家對拜登政府的國際貿易政策表示遺憾。美國缺乏連貫的國際貿易政策令人感到失望,但更令人擔憂的是,拜登政府正在積極努力地“限制”而不是“促進”國際貿易。 比如,拜登政府并沒有取消特朗普時代對大多數的中國產品或對其西方盟友、印度和土耳其的鋼鐵與鋁所征收的關稅。據一些估計,這些關稅影響了超過4000億美元的進出口,美國消費者每年要為此多付出510億美元。 令人感到驚訝的是,拜登曾表示前總統特朗普對中國進口商品所征收的歧視性關稅是“破壞性的”、“災難性的”和“魯莽的”。然而,自拜登上任以來,這些關稅卻一直處於“審查中”而未被取消。 美國總統拜登資料圖 圖自新華社 美國貿易代表凱瑟琳·戴表示,“現在不是達成傳統自由貿易協定的時候”,其拒絕就任何新的貿易協定進行談判。 美國現有的貿易談判也進展緩慢,甚至已經停滯不前,連美國“最親密”的盟友都不能幸免。例如,拜登政府在汽車行業實施了更嚴格的原產地規則,從而避免了加拿大和墨西哥公司進入美國汽車製造行業。 另外,拜登政府不斷出台低水平的監管、技術限制和行政命令,通過出口管制、篩選投資者、資本管制、勞動合規和經濟制裁等來切斷貿易。雖然許多政令可能出於“正確”的意圖,但尚不清楚“國家安全問題”何時將被隱藏的“保護主義”所覆蓋。 在所謂“供應鏈民族主義”的推動下,拜登政府出台了《芯片法案》和《通脹削減法案》。這些法案已經引起了美國貿易夥伴的擔憂,美國可能將遭到歐盟的“報複”。 目前,美國在貿易方面已喪失領導地位,再加上其“新保護主義”,這延續了特朗普時代的貿易策略。這種策略進一步推動了“美國優先”的自我中心主義、敵友的“分歧”,和“基於規則的世界貿易體系”向“基於權力的世界貿易體系”的轉變。 然而,國際貿易和貿易合作都不會因此停止,中國已經在填補美國留下的“真空”。在美國猶豫不決的時候,中國正在積極地尋求新的貿易協定,例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 【編輯:王叙】
|
視頻更 多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
讓沙特企業來港上市 只需做一件事!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建議
美國要搞“中國特色的美國資本主義”?李小加:大浪來時美國這艘船會先顛覆
50年廉署咖啡的新內涵 香港廉政專員親身上陣煮咖啡
國際問題專家:特朗普上台後對華制裁恐持續 但中美關係的未來不完全由美國決定
葉劉淑儀:外界要求“釋放黎智英”是對香港司法制度的粗暴干預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