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美媒:西方曾指責中國產業政策,如今想借此“抗衡中國”

分享到:
2021-07-30 15:51 | 稿件來源:觀察者網

【字號:

  “長期以來,美國及其盟友一直敦促中國停止對重點產業實施政府補貼和優惠。但如今,他們也打算這麽做了。”

  美國《華爾街日報》29日發文指出,為了贏得和中國在半導體、醫藥及電動汽車電池等行業的競爭,西方國家政府正在放棄過去的做法,紛紛采取幹預措施對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進行扶持。報道認為,這意味著他們對“產業政策”的擁抱,即政府應該引導資源流向對國家利益至關重要的行業,而不是把一切都留給市場做決定。

《華爾街日報》:“產業政策”回歸,西方放棄了對抗中國的老觀念
《華爾街日報》:“產業政策”回歸,西方放棄了對抗中國的老觀念

  報道稱,在這樣的趨勢中,最突出的莫過於芯片行業,美國政府對該行業的直接支持加大,正集中精力增強本國的芯片制造能力。上個月,美國參議院通過一項法案,要求提供520億美元的補貼來支持國內芯片生產。除了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也采取了同樣的做法,比如歐盟承諾將自己在全球半導體產能中的占比提升一倍至20%;韓國批準了針對半導體行業高達650億美元的補貼資金;日本也對補助半導體行業作出了承諾,還計劃將本國建設成為亞洲的數據中心。

  在支持者看來,自美國首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利用關稅促進制造業以來,美國實際上就以某種形式實施了產業政策;但批評者認為,這一做法放棄了市場,是在刻意“挑選贏家”,最好的辦法還是讓資本市場做決定。

  盡管圍繞這一話題存在著不同意見,但在疫情對供應鏈的衝擊以及中國掘起的影響下,支持產業政策的聲音正在不斷擴大。比如為了保證本國抗疫物資的供應,許多國家限制了醫療物資的出口,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對產業政策的質疑。還有一些曾經並不看好這種做法的美國官員現在認為,美國要麽選擇政府幹預,要麽就眼睜睜看著中國主導關鍵產業。

  “中國模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國風險投資專家、弗吉尼亞州前州長馬克·華納(Mark Warner)稱,中國國內市場由本國而非外國企業主導,這實際上保證了它們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很難想象一家美國公司能夠在和這種強大企業的競爭中獲勝。”

  文章指出,其實在過去,產業政策在一些發達國家曾是司空見慣的。在上個世紀,西歐國家政府持有許多公司的控股權,日本政府也幾乎影響了每一個重大的行業決策。只是在近幾十年來這種現象開始消失,90年代世貿組織的成立更助推了這一進程。

  即便這些國家再度出現了產業政策回歸的趨勢,但《華爾街日報》認為,這與之前相比還是有所不同,支持力度相比過去要小的多。日本和歐盟官員都表示,政府只會對那些戰略性的關鍵行業進行幹預,這只是一種“例外情況”。

  此外文章還指出,美國及其盟友若想借此成功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仍將面臨一些阻礙,比如中國對供應鏈的主導優勢,便是這些國家無法忽視的。

  “就算其他國家像中國那樣投入了巨額資金,他們也可能難以建立真正獨立的供應鏈,因為中國主導了如此多的供應鏈。當芯片在美國制造時,這些產品必須經過組裝、封裝和測試,這些業務利潤微薄,中國正是其中最大的參與者。”

  除了中國這個外因,美國國內的分歧也左右著誰能夠得到政府的“蛋糕”。譬如在發展生物燃料領域,拜登政府傾向於支持少數族裔或是經濟欠佳的社區和大學,但美國科技公司則青睞頂尖大學和擁有豐富經驗的地方。

  “美國對半導體行業的補貼必須遵循明確和嚴格的分配流程,避免受到政治幹預。”華納說,雖然存在種種困難,但美國別無選擇,倘若聯邦政府不支持本國的半導體制造,那工廠將會跑向中國。

  “在從政之前,我是一名風險投資專家。這是美國必須作出的賭註。”華納說。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菲“9701”海警船灰頭土臉撤離仙賓礁 仍不死心?
黎巴嫩大量傳呼機、對講機接連爆炸超20人死亡 台商緊急撇清關係
灣區行|中國企業從做代工到提供技術:有些東西封鎖不住
坎耶·維斯特海口開唱!他和中國有什麼淵源?
香港區議員聯合國發聲:香港全方面穩中向好,歡迎來看!
【香港故事】一半理性一半瘋狂 斜槓青年舞火龍
【街採】在香港過中秋節是種什麼體驗?這些中秋相關的故事你還記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