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中通論壇)布林肯多番聲援,能救立陶宛嗎?

分享到:
2022-01-04 18:32 |

【字號:

  香港中通社1月4日電 題:布林肯多番聲援,能救立陶宛嗎?

  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婕舒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月3日與9個東歐北約成員國通話,再次呼籲他們與立陶宛團結一致,共同面對所謂“中國不斷升級的政治壓力和經濟脅迫”。雖然美國近日持續公開聲援立陶宛,但似乎幫助有限,立陶宛不僅陷入經濟困境,其政府國內支持率更創下10年新低。

  近日,布林肯多次聲援立陶宛。12月29日在與意大利、法國、德國、英國外長通話時,布林肯強調要與立陶宛團結一致,反對中方做法。12月22日,布林肯還致電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強調共同關切中國對立陶宛“漸增的政治和經濟壓力”。12月21日布林肯還與立總理希莫尼特通話表示聲援。

  對於布林肯3日與九國通話的舉動,中國外交部4日回應指,美方不僅一再為立方“一中一台”的錯誤言行辯解幫腔,還以支持立陶宛為幌子,試圖拉攏縱容“台獨”勢力的小圈子,這只能讓國際社會質疑美方聲稱堅持一中政策的誠意,以及美方在台灣問題上的真實意圖。

  針對布林肯三番五次聲援立陶宛,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1月4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美方不斷在口頭上開出‘空頭支票’,他只是將立陶宛等國家當作棋子,不可能真正給予經濟、外交方面的補償。至於美國承諾給予立陶宛的價值6億美元的出口信貸協議,也不知何時可以真正兌現。”

  王義桅續指:“立陶宛目前面對很麻煩的局面,經濟、外交孤立,歐盟也並不想為其背書。法德領導人近期都表態要推動中歐投資協定。這些理性的大國都很清楚,不想被立陶宛等國家綁架了中歐關係。”

  在美國的持續聲援聲中,立陶宛的對外貿易持續受挫。立陶宛媒體去年12月初披露立國遭到“中國海關封殺”。今年1月3日,台灣一公營公司透露,收到政府指示,買下了兩萬多瓶“面臨中國抵制漂流海上的”立陶宛朗姆酒。

  立陶宛國內最新公佈的民調顯示,立政府支持度創下10年來新低。民眾對政府的信心從11月的21%下降至12月的17.3%,而不信任度則從39.6%上升至47.8%。反對黨“立陶宛社會民主黨”領袖布林克維丘特和前總統阿達姆庫斯近日也激烈指責現政府對台灣問題的處理“不專業”,令立陶宛遭受巨大損失。

  在操弄一系列反中事件後,立陶宛當局是否也岌岌可危?

  王義桅指出:“上月立陶宛外長辭職,已證明其國內政治出現了麻煩。目前立陶宛經濟受影響,也沒有謀得外交空間和安全感,內部勢必出亂子。立陶宛的政客都是盯著短期利益。相信中立兩國要真正改善關係,需要時間,或許要等到立陶宛政府換屆。”

  近日,德國西門子首席執行官對於德國外長採取的強硬對華態度表示反對,建議以“尊重的方式”與中國相處。另外,捷克中間偏右的新政府於12月中旬上任,外長毫不掩飾其反華傾向。立陶宛的困境對其他歐洲國家是否有警示作用?捷克還會重蹈覆轍嗎?

  王義桅認為:“不光是捷克,包括波蘭、匈牙利等其他波羅的海國家,都會受到一定影響。他們感覺到,反華的好處不多,甚至會面臨無法忍受的風險。也不會真正有人為其背書,美國靠不住,可能為了自身利益而犧牲歐洲。同時,中國也和以前不同了,面對高度敏感的台灣問題,中國勢必採取回擊措施。因而,儘管這些國家的反華意識形態偏見很難改變,但其表面上炒作台灣問題、重組供應鏈等的力度可能會大打折扣。”(完)

視頻

更 多
中通社專訪李家超:國安風險千變萬化,不能讓傷口再被挖開
巴黎奧運|港隊羽毛球奪四項奧運資格 小將冀衝擊金牌
從-3.7%到+3.3% 香港經濟正全速向前
巴黎奧運|相隔12年 港隊王嘉莉奪女子柔道參賽資格!
登上澳門最高建築 來自233米的高空VLOG!
曾志偉、譚詠麟也來打卡!香港明星足球隊試行深中通道
跟著星爺電影打卡香港!影迷們不要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