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特稿:抗疫“大硬仗”中的上海:怎麼樣?怎麼辦?

分享到:
2022-04-07 18:25 |

【字號:

  香港中通社上海4月7日電 題:抗疫“大硬仗”中的上海:怎麼樣?怎麼辦?

  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 莊滬生

  連續幾日來,上海正在打一場空前的“大硬仗”。新冠病毒感染者病例數目不斷攀升,上海市6日新增322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和19660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本輪感染者已突破10萬。

  一面是連日排查仍居高不下的感染者數量;一面是全域靜態管理下,社會治理、民生保障方面的矛盾多點曝出。外界因此質疑:曾經的抗疫和城市治理“優等生”上海何以至此?

  首先,此番疫情爆發突然,上海面對隱匿強、傳播廣的奧密克戎新病毒預判及預防措施不足是不爭的事實。

  有學者指出,新冠疫情兩年來,上海一直以“精準防控”進行“疫”中治理,且成效斐然,這一方面令上海極大程度地保障了其金融、航運等樞紐功能的正常運行,實現了2021年GDP4.32萬億元人民幣的高速發展,但同時,也使上海應對大規模疫情暴發欠缺處置經驗和應急治理能力。

  如此次感染者高發的浦東新區,自開發開放起,便是以“小政府、大社會”的公共治理模式進行簡政放權,到本世紀初又成為首批“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基層治理一直向“人員少、綜合性、數字化”的方向發展,這從某種程度上導致了突發公共衛生危機中,基層人手短缺、服務治理捉襟見肘的狀況。

  以浦東新區城市管理執法局為例,1800餘名執法隊員承擔了1210平方公里區域內包括環保、水務、交通、燃氣等19個領域的多達1800餘項執法事項,日常治理早已形成了“人+智能”的緊密配合機制。

  “在疫情危機中,大量個體化、個性化的訴求甚至矛盾突然湧現,無論是‘最後一百米’的物資配送,還是突發急救等,都需要“人”的在場進行人性化處理,這使智能化難以發揮力量,”有專家指出,上海此番疫情為“超大城市治理應如何兼顧日常高效與應急能力”提出了新的命題,與很多國家在新冠疫情中不顧感染死亡數目高企而“全部放開,放棄抵抗”的現象一起,值得所有人進行反思。

  同樣,上海日常的物資之豐富和採購之便捷,以及一直以來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幾乎正常的生活,使市民失去了警惕之心。儲備物資不足加之基層人手不足、服務乏力,也是導致矛盾頻發的一大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究竟如何?”事實上在輿論層面出現了“兩極分化”。一邊是在社交媒體上,本市民眾接龍的“上海疫情求助”顯露出艱難一面,另一邊,鄰里互助、陌生人伸出援手、感恩一線防疫人員等暖心信息也在頻繁出現。

  有學者認為,造成這種輿論“撕裂”的原因,一是“幸存者偏差”,即在特殊時期,有困難的群體更傾向於大聲疾呼求助,而大量非困難群體則是“沉默的大多數”,人們只看到經過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這導致外界產生了“混亂”的印象。

  二是危機中的人通常處於一種心理或情緒的失衡狀態,任何不確定性都會為謠言的積極補充構成“罅隙”,而獵奇心會進一步造成輿論漩渦。這也是為什麼在大多數上海市民感謝“八方援助”,感念鄰里“雪中送炭之情”,感慨“基層不易”的同時,外界卻會“由點推面”無限誇大和傳播其“亂”的一面。

  事實上,在人類歷史上,瘟疫從來比戰爭更為可怕。至今世界上沒有哪個大城市能從疫病大流行中全身而退,而危機也從來都是人性弱點、治理短板的“照妖鏡”。

  有學者分析預測,此番疫情“雙刃劍”,不僅會倒逼上海對其城市治理應急響應能力進行聚焦提升,且或將成為激活上海市民自治意識與能力的契機。“希望一向開放而不吝創新的上海,可以借此築就一張‘共治’之網,這將比政府‘治理之網’更加縝密、更具韌性。”(完)

視頻

更 多
【通講壇】尹錫悅被捕,他將面對什麼?
直擊2025年春運首日的香港高鐵站:內地生排隊近一小時購回鄉車票
一塊錢竟也能買到日用品?記者深入香港“淘多多”尋其“生存秘訣”
【你不知道的香港】麒麟開光 造福四方!隱藏在香港村落中的“客家麒麟”
想看大熊貓去海洋公園 想感受大熊貓氣氛去香港南區!
歷屆最多!中國香港派出74名運動員出戰哈爾濱亞冬會 
“熊貓列車”本周六首航!高鐵限定款“熊貓皮膚”到底長啥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