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特稿:本輪新冠疫情大暴發 台灣能否借鑒香港?

分享到:
2022-04-27 14:12 |

【字號:

  香港中通社4月27日電 題:本輪新冠疫情大暴發 台灣能否借鑒香港?

  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 鄭竣凱

  台灣近來本土新冠疫情加劇,單日新增確診連續創下新高,當局此時則繼續放寬防疫政策,不少專家預判此次疫情中台灣確診病例將破百萬。與此同時,香港漸漸從3月的重疫中走出,即將面臨大量人口染疫的台灣,能否從香港的經驗中有所借鑒?

  今年3月初,在香港經歷每日數萬新增確診時,台灣則再現本土“零確診”,外界多有聲音呼籲當局逐步“解封”以恢復正常生活。然而在3月下旬形勢卻悄然生變,傳染性極強的新冠“奧密克戎”變種病毒在台灣多地埋下傳播鏈,本土疫情隨即再度暴發。

  據台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佈數據,4月1日本土新增病例破百例,到10日新增突破500例,從14日開始連續5日突破千例,此後疫情進入快速增長,單日新增病例的增速平均超過20%,在20日增量突破2000例,到26日已增至單日近6300例。

  面對日趨嚴峻的疫情,指揮中心在25日宣佈,將放寬居家隔離措施,隔離天數從原本10天縮短為“3+4”,實際居家隔離天數僅有3天,後4天為自主健康監測。

  台灣預防醫學學會理事長陳宜民向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指揮中心突然宣佈“3+4”措施,恐將導致疫情傳播速度加快,且貿然放寬居家隔離措施的決定未有相關學理依據,甚至是在指揮中心會議中許多專家學者反對的情況下強行通過。

  陳宜民認為,台灣當前的防疫策略應該以時間換取空間,在依據病例增速曲線逐步選擇放寬防疫措施的同時,當局應加緊為年長者等高危群體接種疫苗,並下放新冠藥物的用藥權限以保證患者可以獲得有效治療,盡可能地在疫情延燒下降低傷亡數量。

  本月初,台灣官方推出防疫“新台灣模式”,稱現階段應該持續以“減災”為目標,但面對本土疫情的快速增長,新模式下的台灣卻頻頻曝出快篩試劑缺貨且昂貴、新冠口服藥不足、醫療資源擠兌等諸多亂象,有民調顯示超過6成民眾認為當局未有做好防疫物資準備工作。

  對於快篩試劑缺乏、醫療能量不足,陳宜民指出,物資、人員等資源由當局一手掌握,在過去兩年內當局未做好準備,釀下的亂象並非一時可以解決,且防疫決策需要依據不斷調查更新的科學數據,而非當局缺乏數據、“政治凌駕專業”的決策方式。

  今年台灣已累計有超過3.6萬人確診新冠肺炎,全台有22個縣市出現疫情,人口高度集中的新北、台北及桃園市每日新增均破千例。加上當局放寬隔離措施,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坦言,未來恐怕有超過2成人口染疫。

  香港在3月份經歷了超過1.5成人口染疫的情況,對於台灣疫情形勢有何參考價值?香港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香港居住面積小、人口密度大,因為病毒急速傳播後也能急速築成免疫屏障,給人一種“快來快去”的感覺;台灣面積大、人口密度疏且分散在不同縣市,因此單日新增確診高峰不會來得那麼快,上升速度和下降速度的曲線預計都會比香港緩許多。

  他預估,未來兩個禮拜台灣的單日新增確診可能會接近高峰,未來四個禮拜才會到達頂峰,按照全球不同地區奧密克戎的傳播規律,八個禮拜的周期就會完成整個傳播過程,疫情會慢慢向好。不過梁子超提醒一點,台灣的人口比香港多了幾倍,即便疫情高峰期確診人數可能在全台人口中佔比不大,但絕對數字會比香港多,數以萬計的新增確診並不意外。

  如果說香港和台灣兩地有一些相似之處,梁子超認為是人口老齡化,高齡長者常伴有基礎疾病,面對新冠時更為脆弱。他強調,台灣比香港好的是長者的接種率較高,但即便接種疫苗也難有絕對保護,兒童的接種率不理想也應該重視。

  梁子超指出,台灣做不到大規模排查和禁足,防疫要退守到醫療防線,重點關注高危人群,做好分流分診,確保醫療系統不會被新冠沖垮。(完)

視頻

更 多
直擊2025年春運首日的香港高鐵站:內地生排隊近一小時購回鄉車票
一塊錢竟也能買到日用品?記者深入香港“淘多多”尋其“生存秘訣”
【你不知道的香港】麒麟開光 造福四方!隱藏在香港村落中的“客家麒麟”
想看大熊貓去海洋公園 想感受大熊貓氣氛去香港南區!
歷屆最多!中國香港派出74名運動員出戰哈爾濱亞冬會 
“熊貓列車”本周六首航!高鐵限定款“熊貓皮膚”到底長啥樣?
詩仙翩然而至 舞劇《李白》震撼香港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