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研究:人類中耳曾經是魚類的鰓分享到:
香港中通社6月3日電 據媒體6月3日報道,國際學術期刊《生態和演化前沿》近日發表中國、瑞典、英國三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人類中耳由魚鰓演變而來。
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蓋志琨研究員為主的國際聯合研究團隊在《生態和演化前沿》上發表了有關脊椎動物噴水孔起源的最新研究成果。 蓋志琨說,中耳是人類擁有靈敏聽覺的秘訣所在,目前已有充分的胚胎和化石證據證明,人類中耳是從魚類的噴水孔演化而來。 但噴水孔又從何而來,這一問題曾困擾學術界上百年。最終,科學家從中國的化石中找到了揭開謎團的線索。 “近20年來,我們的研究團隊先後在浙江長興、雲南曲靖分別找到4億多年的曙魚和第一鰓囊中完整保存鰓絲印痕的寬甲魚化石,為脊椎動物噴水孔起源於魚鰓提供了確切的解剖和化石證據。”蓋志琨說。 據介紹,這些化石被拿到瑞士蘇黎世進行了無損掃描。之後,又應用三維重建軟件對曙魚的腦顱進行三維虛擬複原,共完成了七件曙魚腦顱化石的三維重建,在只有指甲大小的腦顱裡,幾乎重現了曙魚所有腦區、感覺器官及頭部神經與血管的通道。 蓋志琨說,最新發現解釋了為何人類耳朵和口腔是相通的,連接它們的正是4億多年前,魚類噴水孔經過口腔通向鰓的呼吸通道。 蓋志琨說:“所有這些證據都表明,早期硬骨魚類有能力從噴水孔中呼吸空氣,作為一種新的呼吸方式,這很可能是魚類離開水域,登上陸地呼吸空氣的一種預適應特征。但是,隨著鼻子演化為主要的呼吸器官,噴水孔就喪失了呼吸優勢,經過修飾,它逐漸演化成我們中耳腔——鼓膜室,而舌頜骨及與其關節的方骨和關節骨也逐漸退化變小,最終進入到我們的中耳,演化為我們中耳的三塊聽小骨,並被重新命名為鐙骨、錘骨和砧骨,負責將聲音傳遞給大腦,最終讓我們擁有了靈敏的聽覺。”(完) 相關新聞
|
視頻更 多
【通講壇】尹錫悅被捕,他將面對什麼?
直擊2025年春運首日的香港高鐵站:內地生排隊近一小時購回鄉車票
一塊錢竟也能買到日用品?記者深入香港“淘多多”尋其“生存秘訣”
【你不知道的香港】麒麟開光 造福四方!隱藏在香港村落中的“客家麒麟”
想看大熊貓去海洋公園 想感受大熊貓氣氛去香港南區!
歷屆最多!中國香港派出74名運動員出戰哈爾濱亞冬會
“熊貓列車”本周六首航!高鐵限定款“熊貓皮膚”到底長啥樣?
來論更 多評論更 多
論壇更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