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見聞:內地高價雪糕遭“吐槽” 年輕人消費更理性 香港中通社北京7月3日電 題:內地高價雪糕遭“吐槽” 年輕人消費更理性
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莊恭百 近日,內地高價雪糕衝上網絡熱搜。部分在平常商店中售賣、其貌不揚的雪糕,以昂貴的價格“刺傷”消費者心態,被冠以“雪糕刺客”之名。 現象引發的熱議中,“吐槽”占據主流。在消費升級的大潮下,內地年輕人對營銷與品質的態度變得更加平衡,理性消費的觀念也愈發普及。 “這是什麼‘人上人’雪糕,價格簡直高到離譜”。武漢市民陳斯理表示,越來越多自己不認識的雪糕品牌出現在平常商店中,令人驚掉下巴的高價,讓他在結賬時望而卻步。“我可以理解在高檔商店中出現這麼貴的雪糕,但問題是平常商店中也隨處可見”。 據悉,為打擊雪糕高價亂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從7月1日起正式實施《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其中明確要求銷售者以顯著方式明碼標價,以減少不合理消費的發生。 陳斯理表示,如果店家能够做到明碼標價,“買不起”的尷尬不會發生,“但根本上來說,這些雪糕真的物有所值嗎”? 據內地媒體統計,目前內地雪糕市場中,10元(人民幣,下同)以上產品的市場份額達到近五成。過去十年,雪糕生產所需的牛奶、淡奶油等原材料成本價格上漲了大約80%。受此影響,部分傳統雪糕品牌的產品價格,漲幅多在33%至50%區間,仍遠低於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高價雪糕。 很多提出類似質疑的人認為,高價雪糕是過度營銷炒作的產物,花哨的外觀和所謂“文化內涵”的理念設計拉高了價格,令雪糕這一日常消費品本末倒置、脫離初衷。 來自東北的謝女士告訴記者,她小時候常吃的傳統雪糕,現在的價格大多在1元至5元之間,“以前最便宜的僅需5毛錢,不過現在動輒10元起步的那些,我也會選擇購買。” “必須承認,高價雪糕真的很好吃。只是一些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讓我很難不懷疑,我的錢到底有多少付給了雪糕本身。”謝女士說。 事實上,伴隨近年來內地消費市場的快速升級,高價雪糕只是眾多“網紅”或新興業態中的一個縮影。得益於中國經濟、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和普及,蛋糕、奶茶、火鍋等品類都出現過類似現象,但相關熱度近來也逐漸回歸平常。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企業應潛心研究產品,以消費者口碑和產品質量作為推陳出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創新的營銷方式無可厚非,但縱觀頭部企業的成長路徑,品質才是經營好產品的最佳切入點。專家指出,經歷十餘年消費熱情的快速高漲後,理性消費的觀念已深入年輕一代人的內心。 去年公佈的內地2021年“消費領域五大熱詞”中,“平替”(以性價比為王,不再輕易為品牌溢價買單)一詞已躋身其中。有調查顯示,近六成的受訪年輕人表示只把錢花在剛需上,這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面對“消費誘惑”時,更趨於理性。(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