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灣區啓航走絲路:古沉船“南海I號”文物亮相香港

分享到:
2024-08-15 18:37 |

【字號:

  香港中通社8月15日電 題:灣區啓航走絲路:古沉船“南海I號”文物亮相香港

  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偉根

  8月15日,“從灣區啓航:‘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在香港文物探知館開幕,觀眾可透過255件/套精選展品,了解粵港澳大灣區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角色。

  “南海I號”是迄今考古發現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遠洋商船,在廣東下川島附近沉沒,並在2007年被打撈出水。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致辭表示,海上貿易是古代沿海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聯繫方式,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海上絲綢之路,最能說明中國古時對外貿易、科學技術和文化交流的情況。考古發現可以從新角度研究展示海上貿易歷史,感受粵港澳三地人民的同宗同源和文化相通。

  此次在港展出的“南海I號”文物,不少是瓷器,其中有一件泉州德化窯青白釉雙繫瓶,底部寫有“癸卯歲次”的字樣。癸卯年在南宋曾出現兩次,第一次是淳熙十年,即1183年,第二次是淳祐三年,即1243年。

  據介紹,研究人員結合在船上發現的南宋“淳熙元寶”和有“淳熙十年”字樣的印文罐,確定“南海I號”最後出航是在1183年或之後不久。

  除了瓷器,展品還有不少金銀貨幣、鑲嵌金飾和銅鏡等,產自當時杭州和湖州等地,但都不是當時中國的主流樣式。

  研究人員推測,“南海I號”自北向南航行,途經浙江、福建地區,最後在廣州港出遠洋。貨物多為海外流行的樣式,更像是半製成品,比如戒指留有鑲嵌寶石的位置,或留待到寶石產地或集散地再加工。

  近年越來越多考古資料顯示,香港是海上絲綢之路南海航路的中轉站。此次展覽有大量肩部印有文字和紋飾的醬釉陶罐。這種實用陶器多在華南地區生產,又稱“廣東罐”,雖然品質粗糙,但在當時東南亞、東亞和非洲等海外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研究人員介紹,在香港九龍城宋皇臺聖山遺址,也曾出土同類醬釉陶罐和殘片,說明香港自宋代以來,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貿易扮演一定的角色,與廣州、澳門一同形成多層次的貿易港口體系。

  展覽由國家文物局、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主辦,展期為2024年8月16日至2025年2月12日,供公眾免費參觀。(完)

視頻

更 多
匯聚世界各地藝術臻品的秋拍現場 哪些藝術品值得大家留意?
一張香港飛香港的機票 與180名學員友師空中暢游
她用一把剪刀 剪出“紙上香港”
港產龍鳳胎大熊貓百日慶 香港市民激動受訪:盈盈媽咪辛苦了
梁朝偉 黃仁勳獲科大頒授榮譽博士 
海南艦人氣超旺 現場市民直呼想上去參觀
潮汕僑商富甲天下的秘密 原來就藏在這個小村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