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訊

北京見聞:京城年輕人愛上觀鳥

分享到:
2024-10-27 18:31 |

【字號:

  香港中通社北京10月27日電題:京城年輕人愛上觀鳥

  香港中通社特約記者莊恭百

  起個大早,出門觀鳥。候鳥遷徙季來臨,北京進入觀鳥最佳時期。對觀鳥者來說,一年中春秋季最適合觀鳥,四五月和九十月尤佳。過去,老年人是“打鳥”(指在很遠的地方用長焦鏡頭拍攝鳥類照片)的主力軍,如今,年輕人也紛紛拿起望遠鏡,看望自然中的“鳥鄰居”。

  早晨七點剛過,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以下簡稱“奧森公園”)南園內已熱鬧非凡。二十多位觀鳥人士身著戶外服、掛著望遠鏡、手持“長槍短炮”(專業攝影器材),步伐輕快地向同一處進發,開始4小時“沉浸式”觀鳥。

  別看年輕人居多,不少卻已是“身經百戰”的“老鳥”(資深觀鳥愛好者),也有三四位初來乍到的“小白”選擇“古法”觀鳥:用手機拍鳥或肉眼觀鳥。

  “沒帶望遠鏡的話,可以先找到鳥的位置,聽它的叫聲,然後觀察。”了然是本次觀鳥領隊之一,她向記者傳授初步觀鳥的技巧。據了解,北京處於鳥類遷徙通道,旅鳥種類約占一半,春天飛往北方繁殖,秋天飛去南方越冬,這兩個季節過境的鳥精彩紛呈,有時幾天就能換一批鳥。

  “頭一次這麼近距離看蒼鷺滑翔,感覺很驚艶。”第一次跟隨團隊觀鳥的小古感嘆。另一位觀鳥達人小張說,“看到了一些好久不見的鳥,早起的感覺又回來了,雖然很困,但和大家一起在公園溜達的感覺真好。”

  觀鳥不走路,走路不觀鳥。人群中偶爾傳來一陣驚呼,准是發現了“新面孔”。當然也有“不給面子”的高冷鳥,它們擅長在樹葉後躲貓貓,觀鳥者只能站在幾米開外“靜候”。

  記者發現,多數人觀鳥時會自覺保持距離,盡量不幹擾鳥類生活,但也有一些初來者喜歡給鳥類“瘋狂投喂”,領隊們亦會及時提醒,不要投喂,以免影響鳥類的健康。

  “夏天,這裡是東方大葦鶯、黃斑葦鳽的家;冬天,震旦鴉雀、棕頭鴉雀會來這裡棲息、覓食……”同是本次觀鳥領隊的彥平講解到。奧森公園南園的奧海蘆葦成群,是“鳥鄰居”們常來光顧的棲息地。工作人員每年都會分批割除蘆葦,奧森公園園林工程部劉老師介紹,“這樣做既是為了美化景觀,也能為游禽提供更廣闊活動空間”。

  愛潛水的小鸊鷉、喜歡站在蘆葦杆上的棕頭鴉雀,湖面上游的鴻雁、綠頭鴨、黑水雞、白骨頂……在鳥調員(專門從事鳥類調查和監測工作的人員)秦老師這裡,這些鳥夥伴的名字和數量都要做記錄,為日後作參考。“今天鳥況不錯,一共看到了40種鳥。”她說。這個季節,40種并不算多,但觀鳥圈有句話:“遷徙季,一切皆有可能”。

  “我們開展這種定期鳥調活動,是為了鼓勵大家觀鳥、愛鳥、關心鳥類棲息地,參與保護自然環境。”彥平介紹。據她觀察,近些年觀鳥人數快速增長,從小眾愛好成為更多人的休閑選擇,也為發現更多罕見鳥、補充各地鳥類數據帶來便利。她所在的自然之友野鳥會自1996年成立以來,每年在北京圓明園、植物園、天壇等13個公園定期開展鳥調活動,團隊還在百望山進行猛禽遷徙監測、與漢石橋濕地自然保護區合作參與鳥類環志等項目。

  得益於對鳥類的科學保護,目前北京野生鳥類數量519種,在G20國家首都中排名第二。

  “奧森公園比我想象中‘自然’許多,我為自己漲知識開心,更為冬天在這裡過冬的鳥兒和繁衍的蜻蜓開心,開心它們的家園得以保留。”自然之友上海行動網絡的志願者“嘎嘣脆”在這次鳥調回顧中寫道,“下一次來北京,我還會再來奧森公園。”(完)

視頻

更 多
港產龍鳳胎大熊貓百日慶 香港市民激動受訪:盈盈媽咪辛苦了
梁朝偉 黃仁勳獲科大頒授榮譽博士 
海南艦人氣超旺 現場市民直呼想上去參觀
潮汕僑商富甲天下的秘密 原來就藏在這個小村落中
中國互聯網巨頭之一的百度來香港了!將促進產教結合 培養本地人才
落馬洲河套區再添“新成員”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開幕
專訪香港廉政專員胡英明:打擊貪污對於國家安全非常重要